《6点27分的朗读者》读后感1700字
14718是小说《6点27分的朗读者》的结尾,女主人公所打扫的卫生间的瓷砖总数目。不像14717那样瘦骨嶙峋,毫无风韵,而是有像挺着大肚子那样的8,因而显得圆润,温暖。14718,真是一个适合开始一段恋情的吉祥数字。
吉兰
不帅也不丑,不胖也不瘦,刚好是视角边隐约能看见的一个模糊身影。融进背景里,忘记自我,永远无人关注。
故事始于一个了无生趣的男人,被姓名字母颠倒顺序的文字玩笑戏弄了小半生的沉默家。他既无畸形,也无残缺,不具备保尔·柯察金,海伦·凯勒,霍金们身上天然自带的壮烈感,也没有这些伟人所散发的巨大感召力。我们的主人公,在无害的戏笑中度过童年,成人后学会了在人群中变得透明,谨防引人注目,避免引发哄笑。而以。这样的人设,和小说前半截的色调高度融合,单调,灰白。
吉兰,一名纸浆制造厂的操作组长。他憎恨野兽一般的碎霸500,这个庞然大物不仅贪得无厌地吞噬纸张,有一次竟然张开血盆大口“吃”掉了朱塞佩,吉兰的朋友,前操作组长,的双腿。
他厌弃自己身为书籍刽子手的身份,对狂热于毁灭的同事布伦纳和厂长科瓦尔斯基不屑一顾。每天,清洗机器时,吉兰从碎霸500里拣出幸存的孤零零的纸张并将之带到第二天6点27分的快铁上大声朗读。
朗读之于吉兰是身心释放,亦是势力对抗。当乘客们向他的朗读表示好评和感谢时,他要怎么解释这么做不是为了任何人?
我们的吉兰·维尼奥勒是孤独的。只有每天晚上回到家,“远离世界上所有的布伦纳,科瓦尔斯基”,可怜的年轻人才感到如释重负。他同所养的金鱼谈天,唯一的回报只是这被动的,无声的倾听。鲁热·德·利尔,在这只与《马赛曲》作者同名的金鱼之前,他还有五条几乎一模一样的前任。
伊冯&朱塞佩
除了金鱼,吉兰的另两个奇葩朋友。一个高位截瘫,一天到晚找自己的腿;一个亚历山大诗的爱好者,不用诗歌体说话的时候,句子都很短,因为他执意要把自己的声音用在最有价值的地方:十二音节诗。伊冯在我心里是本书中最完美的角色,有着堂吉诃德式的浪漫幻想,堂却没有他的尊严和威武。他不但用成捆的诗句使无礼的司机溃不成军,还居然在朗诵会上俘获了一水儿的老太太。
朱塞佩自从丢失了双腿,余生的精神头全放在了寻回他的双腿上。用朱塞佩的肉浆和纸浆制造的纸张,最后印刷成了《从前的花园与菜园》,共一千三百册。这本昆虫粪便颜色的书籍里,保存着别样的精神留念。
道别的时候,朱塞佩握着他的手不放:“我感觉你终于有了寻觅的目标。”老头高兴地在他耳边低语道。
也许只有朱老头才最懂这种一生之中,有某个寻找的对象在等着你的美妙感觉。这种猎人的警惕感换来了他目光中的光彩。
朱莉
在小说正中间的页数,在我觉得故事色调灰暗到不行了的时候,吉兰终于捡到一个优盘,这个爱写日记的女清洁工搞笑出场了。世界上会去盘算卫生间瓷砖数目并且对14747这个结果表示很遗憾的,也是没sei了。我们和吉兰一起读着她的莫名逗逼琐事,还有隐藏在她故事中的阿姨语录,什么“厕所是没有神父的忏悔室”“在卫生间内权利永远属于掌握卫生纸的人”,简直句句经典。
作为公共厕所的保洁员,不管是什么样的公共厕所,都不应该打电脑键盘写日记,而是只能够一天到晚擦擦抹抹,把水龙头擦得锃亮,擦啊、洗啊、冲啊,补充卫生纸,不应该作别的事情。厕所保洁员就是用来打扫卫生的,不期待她写作。
这个是朱莉日记中让我初次心动的地方。我想起来一个文章里写过,一个白裙飘飘的女人手拿一本书坐在长椅上,另一个辣妹手执香烟在跟男人调情。让大家来猜测角色,人们猜不到前者是外围,而后者才是大学生。
且不说刻板印象不仅给人打上死标签,也给行为打上死标签。这本小说有不少短评评论道,写作使小人物遇见爱情。抱有这种评价的读者,我真不懂他们有没有读朱莉的这段话。
吉兰&朱莉
两个人的靠近是心的靠近,而不是缘于什么“崇高的”朗读与写作。从阅读文档1开始,吉兰迷上了这位不速之客“朱莉和她的瓷砖世界“,随着阅读数量的增加,她的哭笑、她的吐槽、她的幽默,她的快乐,都一点点变成吉兰的天使。
无论阅读还是写作,都仅仅是一种思考及表达的载体,它们永不能凌驾于心灵之上。所以我说
不管怎样,世界上总有一个人能够让色彩更鲜艳,让事情更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