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笑谈大先生》读后感_800字

《笑谈大先生》读后感800字

鲁迅先生早就是我的偶像,很多人似乎都曾表达过中学时代对过度解读鲁迅文章的不满与愤慨,而我只记得,读鲁迅的文章时会有一种快感,那时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对鲁迅的杂文尤为钟爱,那么深刻的思想,那么辛辣的笔触,读来简直像是观看一场精彩异常的战斗。不过那时还不太能欣赏先生文章满篇冷峻中夹杂的幽默,一直以来,对先生的印象也是相当严肃的,直到上了大学,在图书馆翻到了鲁迅作品全集,更为广泛地读了一些小说、散文,尤其是杂文,再兼以对时代背景的更深入一些的理解,对先生的崇敬之情更为滔滔江水。
这次读陈丹青先生的这本《笑谈大先生》,同为鲁迅先生粉丝的我,看到陈丹青先生以画家的敏感和文人的情怀去深入解读鲁迅先生,油然而生一种认同之感,就像是心中那种模模糊糊的感觉一下子倾泻而出,甚而看到了以前从未看到的东西,惊喜异常。本书的几个话题中,印象最为深刻、感触也最深的是谈先生的“好玩”以及谈先生对死亡的态度,这两个话题看起来似乎色彩完全相反,前者应该是翠绿、嫩黄乃至清新淡雅五彩缤纷的,而后者毫无疑问是灰色甚至是浓重的黑色,然而先生对此二者的态度在更深层次上是统一的,那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仍然热爱生活,用这句话来总结,也不过是我鹦鹉学舌罢了。
曾经一度,我也以为先生是革命的,甚至对那句著名的“鲁迅属于革命的二十世纪,胡适属于建设的二十一世纪”深表认同,进而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里,先生的作品也该束之高阁了吧,但随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接触到更多的网络现象,逐渐意识到,先生对人性的洞察是深刻而具有恒久的生命力的,社会在变,但人性永远是不变的。而此时再读先生的作品,感触就更深了。敬佩是一方面,感到亲切则是另一方面了。就像林语堂在《苏东坡传》说苏东坡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一提起就不禁会心一笑的人,现在,鲁迅先生于我,也是只要一提起,就会心一笑的人,只是,我目前这个“会心”还比较肤浅,但这种亲切感却是实实在在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