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增订版)》读后感_800字

《白崇禧将军身影集(增订版)》读后感800字

之前对白崇禧了解较少,虽多次听过小诸葛之名,但印象中只是把他当作民国桂系军阀,对于其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事迹便不甚了了。经过阅读此书,始有一个模糊的了解,兼看到了当年的一些事情。

本书的作者为白崇禧之子,子写父,描述难免有倾向性,赞美之辞多,贬损之语无,但基本事实应该还是存在的。经此一书,我看到了,白崇禧出身平凡、经战火煅炼叱诧风云、终归于平淡的一生。

书中分篇章介绍了白崇禧一生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事情,插入大量图片,能够对白有一个鲜活的了解。

白崇禧领导或参加了北伐战争、蒋桂战争、抗日战争、国共战争等近代最著名的几次战争,书中描述其算无遗策,用其计谋者胜、拒其计谋者败,实为一出将入相之人物。可能有所夸张,但基本的事实应该是存在的,否则也不会有诸葛之名。

最难能可贵的是,白崇禧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才能虽高,但定位于智囊一类的人物,故终生未有僭越之意,知进退、明得失,小诸葛之名得之无愧。

白崇禧发于行伍之间,积军功而至上将军,年30余,领千军万马纵横南北,可谓是意气风发,但遂引起蒋介石的猜忌。古语有云,君疑臣死。蒋桂之战莫名开打,白李(李宗仁)二人成为叛将,后抗战起,嫌隙方消。

抗战期间,以空间换时间、正面战场与游击战并重的总战略竟首先由白提出,想来也不奇怪,白为蒋的智囊,二人当为一体。

书中提及,因性格原因,白与蒋之间始终存有嫌隙,而正是可能因这种不完全的信任而导致蒋数次在关键的时候不采纳白的建议,导致严重的损失。

解决台湾二二八事件时,能做到体察民心、宽厚处理,败退台湾后能淡然自处,甘于平凡,说明他是一个宽厚之人。

白与妻子育有十个子女,皆培育成才,于国于家,也当都能无愧。

本书不足之处,细节描述处理不理想,多次出现重复写一个情节的地方。

通读本书,这位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就鲜活地呈现在面前,建议一读。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