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六顶思考帽》读后感_5500字

《六顶思考帽》读后感5500字

为“开会一整天,结论一个没”的职场人士而生的“思考神器”,让大家可以同时关注同一个维度,思考同一个方向,避免会议中每时每刻存在的“鸡同鸭讲”、“同会异梦”。简单来说,就是把日常考虑问题的事实、利弊、情感用“戴上思考帽”的方式固定下来,从而使得思考更周全,决策更高效。

六顶思考帽指的是:代表控制管理的蓝色思考帽,代表事实信息的白色思考帽,代表情绪直觉的红色思考帽,代表积极乐观态度的黄色思考帽,代表消极谨慎态度的黑色思考帽,代表创造力的绿色思考帽。

使用顺序上,有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蓝帽做开始和总结,起到控制和管理的作用;白帽要最先戴上,毕竟没有事实、信息和数据,所有思考就变成了“空中楼阁”;黄帽要在黑帽之前,因为如果一个想法“一无是处”也没有继续思考下去的必要了,而且人们都擅长“找茬”而不是“找好”;红帽可以最后再来个“回马枪”,说到底,所有的决策都是由情绪决定的。

实践起来,如果每一次开会,所有与会者都能一起逐一地思考这六个维度,估计能减少一半以上的“交白卷”的会议。

以下是全书关键内容摘录:

◆六顶思考帽对应的颜色涵义

>> 蓝帽 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蓝帽与控制和整理思考过程、有条理地使用其他思考帽有关。

>> 白帽 白色是中立客观的颜色。白帽与客观事实和数据有关。

>> 红帽 红色是情感的颜色。红帽提供的是感性的看法。

>> 黄帽 黄色是阳光积极的。黄帽代表着乐观,包括希望和积极的思考。

>> 黑帽 黑色是阴郁而严肃的。黑帽代表着谨慎小心,指向一个想法的弱点。

>> 绿帽 绿色是万物生长的颜色。绿帽代表创造力和新点子。

◆ 使用思考帽的规则:

>> 每一顶思考帽给每个与会者一分钟的时间,这样算来,如果有四个人开会,为每一顶思考帽设置的时间就是四分钟。

>> 蓝帽始终应该用在会议的开始和结束——像两个书挡。

第一顶蓝帽应该表明:

为什么要开会,当前考虑的是什么问题,当前形势(或问题)的定义,其他的定义,希望取得什么成果,希望最终实现什么目标,思考的背景以及拟议使用思考帽的序列。

最后一顶蓝帽则指出: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结果,结论,设计,解决方案以及后续行动。

>> 白帽通常在思考会议开始之前使用,从而为即将进行的思考提供背景。白帽还可以在会议快要结束时用作评估:大家的提议是否与当前的信息相符?

>> 在以评估为目的的情形下,明智的做法是在使用黑帽之前先使用黄帽。如果黄帽思考的结果是这个点子没什么价值,就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了。另一方面,如果黄帽思考证明这个创意很有价值,则可以继续使用黑帽,找到诸多障碍和困难,这样一来,因为大家已经看到了它的价值和优点,也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动力。但如果一开始就让大家看到那么多困难,动员起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 创意管理者,也就是负责激发、收集和管理创意的人,此人将召开创意收集会议。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就该由此人来收集绿帽思考的结果。

接下来是黄帽阶段。这包括对创意进行建设性的开发,还包括积极评估并寻找有证据支持的收益和价值点。

再下来轮到黑帽思考。在任何阶段,在评估该创意能否奏效,或者即使不能奏效,是否有任何价值时,都可以随时启用白帽思考来提供所需的资料。

最后一个阶段是红帽思考:我们是否真的喜欢这个点子,愿意继续实施下去?在最后阶段对它进行情感判断或许显得有点儿奇怪,但这么做是希望这一情感评估能够建立在黑帽思考结果和黄帽审查的基础上。说到底,如果人们对某个创意毫无热情,那么不管它有多新颖有趣,都不大可能会成功。

>> 如果绿帽产生了很多有趣的点子和可能性,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在会议上一一讨论。这时可以使用红帽挑选出那些看上去适合套入某一具体框架的点子,比如,框架可能是“低成本点子”或“易于测试的点子”。其他点子可以随后再考察。这样就仍然能够以一种较实际的方式来使用绿帽产生的能量。

>> 白帽思考期许人们明确提供中立客观的信息。黑帽思考期许人们提出某些具体的批判意见。黄帽思考希望收获乐观的评价,但并非每次都能成功。红帽思考期许得到所涉及情感的报告,即使这些情感是中立的。然而绿帽思考不要求任何投入,只要求付诸努力。绿帽思考要求人们腾出一段时间来生成新创意。即使如此,思考者可能也想不出什么新东西,但重要的是要花时间做出这一努力。

>> 有时在最终使用蓝帽之后,不妨重新戴上红帽。最后这顶红帽可以对“思考的表现”提出反馈:大家对我们的思考感觉如何?对结果是否满意?我们是不是做得还不错?

>> 如果不可能做出决策,则最终的蓝帽应该列出无法做成决策的原因。可能需要就某一个问题收集更多信息,也可能是不同的价值观无法调和。如果最终的蓝帽能够确定一个新的思考焦点,那么这个新的思考焦点就会成为下一次思考会议的任务。

>> 最终,所有的决定事实上都是“红帽决定”,我们列出了所有要素,但最终的决定永远事关情感。

◆ 蓝色思考帽

>> 蓝帽负责对思考进行管理。蓝帽是思考的组织者,负责过程控制。

>> 在思考会议一开始就使用蓝帽,可以对当前形势加以界定。蓝帽可能会寻找某个问题的其他定义。它列出思考的目的,以及思考力求达成的目标。

>> 蓝帽列出了思考“策略”。在会议中,蓝帽负责维持纪律,确保人们还戴着当前相关的思考帽。蓝帽还负责宣布更换思考帽。

>> 蓝帽程序可以由思考会议的领导者提前确定,也可以由所有出席会议的人通过会上的蓝帽思考来集体设计。

>> 把一个看似漫无边际的讨论整理定形,正是蓝帽思考者的任务。虽说我提到蓝帽思考者时用的都是单数人称,但这些蓝帽思考任务总有可能由讨论小组集体完成。的确,蓝帽思考者可以请任何其他人戴上蓝帽,完成相应的任务。

◆ 白色思考帽

>> 白帽与信息有关。使用白帽时,每个人直接且仅仅关注信息。现有哪些信息?还需要什么信息?漏掉了哪些信息?需要提问的问题有哪些?应该如何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 白帽是中立的,它提供关于现实世界的信息。白帽的目的不是生成创意,不过报告正在使用或已被提出的创意则是可以的。

>> 白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定义当前漏掉的和所需的信息。白帽定义了需要提出的问题,还列出了获得所需信息的手段(例如调查和问卷)。

>> 白帽思考的目的是集中精力寻找并列举出信息。

>> 在白色思考帽模式下,你不能提出自己的意见。那会破坏白帽思考的基本宗旨。当然,你可以报告他人的真实意见。

>> 白帽思考是一种纪律,提供思考的方向。思考者力图更加中立客观地呈现信息。你可能会被要求戴上白色思考帽,也可以请别人戴上白色思考帽。你还可以选择戴上或摘下白色思考帽。

◆ 红色思考帽

>> 戴上红色思考帽,你就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和直觉,而没有必要解释或证明其合理性。

>> 红帽思考不允许做出任何解释。无论何时,与会者只需表达当时当地已经存在的情感。或许20分钟后情感就会发生变化。有时,在会议开始不久即戴上红色思考帽来评估情感,在会议结束之前再戴上另一顶红色思考帽,看看人们的情感有没有发生变化,是个不错的做法。

>> 红帽思考永远只可用于某种确定的观点或情形,思考者不可改变该观点本身。

>> 红色思考帽的目的是表达现有的情感,而不会强迫任何人做出判断。

>> 鉴于在任何会议上,人们都会自然表露自己的情绪,红帽的做法未免显得做作而多余。你真的必须“戴上”红色思考帽才能表达愤怒吗?为什么不能通过表情和说话的语气来表达那些情绪呢?红色思考帽真正的价值恰恰是这种“做作”。“戴上”红帽的必要性降低了争吵的概率。每次人们觉得受到轻慢对待时,没人会觉得戴上红帽是一件麻烦事。一旦红帽用语变成了习惯,在没有这种形式感时,表达情绪化的观点就会显得很粗鲁。

>> 戴上红色思考帽,最难的事情是克制住为已经表达出来的情绪辩解的欲望。

◆ 黄色思考帽

>> 头戴黄帽的思考者就是特意出发,去寻找某个提议中可能存在的任何优点。在黄帽下,思考者的意图是尽一切可能将创意付诸实施。

>> 我们需要培养一种“价值敏感性”,也就是说,对价值要像当前对待危险一样敏感,这是个有待培养的习惯。

>> 黄帽应该以逻辑为基础。对于所提出的价值,应该给出一定的理由。黄帽是基于判断而非幻想的思考帽。有什么价值?对谁有价值?在什么情形下有价值?价值是如何实现的?还有没有其他价值?

>> 黄帽思考是积极思考,但它和白帽或黑帽一样需要很强的纪律性。黄色思考帽不仅要对业已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评估,还要特意寻找积极的东西,有时还会无功而返。

>> 和其他思考帽一样,黄帽的目的是让思考的概念地图变得多姿多彩。因此,乐观的提议应予以注意,并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在标注出来之前,没有必要对这些提议进行详细评估。然而尽管如此,仍有必要对每一个这类提议进行粗略的概率估计。可进行如下简单的概率分类:

已证实;基于经验和现有知识,非常有可能;通过不同事情的组合,很有可能

有一半的可能;只是有可能;希望渺茫或风险较大

>> 建设性思考之所以适合由黄帽来进行,是因为所有的建设性思考在态度上都是积极的。方案的提出是为了改善现状,也许是为了解决问题,也许是为了做出改进,也许是为了利用机会。无论如何,方案的本意都是为了促成某种积极的变化。

>> 黄帽思考的这种建设性思考方面不需要多么才华横溢、语惊四座,只要体现出提出具体方案的意愿即可,哪怕都是很普通的方案。

>> 黄帽思考与完成任务的积极态度有关,它所关注的不是新意,而是有效性。

>> 黄帽思考是一种有建设性和启发性的思考方式。黄帽思考可以产生具体的方案和建议,它与操作技能和付诸实现的行动力有关。有效性是黄帽建设性思考力求达到的目标。黄帽思考可能是前瞻性的,力求寻找机会,也允许愿景和梦想的存在。

◆ 黑色思考帽

>> 黑帽是谨慎之帽,阻止人们去做那些非法、危险、无利可图抑或有妨害等诸如此类的事。

>> 黑帽思考:某事为何不符合我们的经验。为什么某种做法不奏效。指出困难和问题。始终处于法律许可的范围。信守价值观和道德伦理。

>> 黑帽思考始终是符合逻辑的,必须有合理的逻辑理由才能进行批评。如果批评是纯粹情绪化的,批评者头上戴着的就是红帽而不是黑帽。

>> 戴上黑色思考帽,大脑会极为敏感地找到可能的危险、问题或障碍。其关注焦点是事情为什么不奏效或不正确的一面,其另一面是由黄帽思考呈现的。

>> 黑帽思考绝对不可回到“争论”模式。过程错误可以明确指出来,可以将表达不同观点的平行陈述记录下来。最后应该有一幅清晰的地图,上面标出所有可能的问题、障碍、难点和危险。这些都可以加以澄清和详细说明。对于黑帽思考提出的这些困难,绿色思考帽会试图克服或加以应对。

>> 黑色思考帽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风险评估。所有现在提议的行动都要在未来实施,除了描述、分析和解释,在现实世界,还有行动因素——有时我称之为可操作性(operacy)。

>> 在黑色思考帽下提出评论的方式之一是:“我认为可能出现的风险是……”

>> 黑帽与“符合”密切相关。这一提议是否符合过去的经验?这一提议是否符合我们的政策和战略?这一提议是否符合我们的伦理和价值观?这一提议是否符合我们的资源供给?这一提议是否符合已知的事实及他人的经验?头戴黑色思考帽时,我们直接关注“谨慎”的方面。

◆ 绿色思考帽

>> 我们戴上绿色思考帽时会提出新的创意,列出不同的选择和路线,既包括现有的路线,也包括无人走过的新路线。戴上绿色思考帽时,我们会力求修正或改善各种点子和创意。

>> 绿帽也被用来克服思考者在头戴黑帽时提出的一些困难。绿帽还会建议对某一想法进行修正,从而避免那些困难,绿帽可能会提议还需要新增一个想法。

>> 绿帽思考需要实际提出新创意、新办法和更多的备选方案。愿意寻找备选路线(备选概念、备选解释和备选行动)也是绿帽思考的一个关键部分。

>> 创造性思考通常处于弱势地位,因为人们认为它不是思考的必要组成部分。绿帽的形式感将其提升到与其他思考帽相同的地位,被公认为思考的一部分。

◆ 六顶思考帽方法的目的

>> 六顶思考帽概念有两个主要目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让思考者每次只处理一件事,来简化思考过程。思考者不需要同时应对情感、逻辑、信息、希望和创造力,而是逐一应对上述种种。思考者不需要使用逻辑来支持半遮半掩的情绪,而是可以利用红色思考帽,直接坦率地表达情绪而无须为其正名。继而由黑色思考帽来负责逻辑任务。

>>六顶思考帽概念的第二个主要目的是允许在思考过程中进行转换。如果有个人在会上始终都很消极,不妨请那人摘下黑色思考帽。以这种方式发出信号,表明其一直都表现得很消极。还可以请那人戴上黄色思考帽,这是直接请他(或她)积极一些。这样一来,六顶思考帽就提供了一种用语方式,目的明确,又不致冒犯某人。最重要的是,这种用语方式不会侵犯到某人的自我或人格。只需转入某种角色扮演甚至游戏中,思考帽概念就能让我们明确要求进行某些特定类型的思考。思考帽就变成了一种指令的速记符号。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