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汉英对照(毛姆作品)》读后感800字
171101,《月亮与六便士》
毛姆三部曲中,这本是最为读者所知的一本。总觉得和这本书的书名起的好有关。如果不是这个书名,说不定还真关注不到毛姆,关注不到他的三部曲,以及毛姆多产的其他作品呢。
言归正传。
从《面纱》,到《月亮与六便士》,读者很明显能感觉到,毛姆是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讲着故事,演绎着自己想探求的东西。而他所探求的这些东西,比如不同价值取舍对人生命的意义,比如对生死意义的探究等等,会结合他作品中人物的生活变化,娓娓道来。
毫无疑问,《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是斯特里克兰。这个证券经纪人出身的人,家庭妻儿齐美,却突然有一天离家出走,投入清贫、艰苦、颠簸流浪的艺术创作的一生。
天赋异禀的这类人,尤其在艺术等需要天才和天赋的领域,更容易从个性、另类,乃至是神经质的这类人中出现。这类人难以适应大众化群体的成长历程,需要在面对与其性格相匹配的环境或条件才能发挥其禀赋。如书中所说,“你看到了另一种生活方式更加有意义,而且它要求有更多的性格,才绝不会后悔所迈出的突然的一步”。
看这本书,尤其是斯特里克兰的种种貌似怪异行为,让我不时地想起十多年前曾经看过的一本米开朗基罗传记——一本几乎被自己遗忘的一本看过的书。回想起了看这本传记时,那种压抑,那种不太能理解的,源自于艺术家给自己在精神上所施加压力的沉闷、压抑的感觉。
与本书对比,那本是传记,这本是小说。一个想通过真实还原一个人物,而另一个则试图融入所讲的故事来剖析人的变化。一个正史,一个外传。
当然,很遗憾的是,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相对最难容忍这类人的存在,也更难为这类人的产生提供条件。
伟大的艺术家,在当世不能为功利世俗的社会所认同,反而在颠沛、落魄中终其一生,真为斯特里克兰的一生唏嘘和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