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狼(黑塞作品01)》读后感800字
看了第一本《悉达多》,抱着极大的期望来看这本《荒原狼》,因为了解了这本书成书的背景,所以里面那些犹如鬼魅般挣扎,混合着对生命的热爱、死亡、性,加上黑塞下笔犹如神注的文字,形成了一本奇幻的地狱心灵之旅,似乎并不愉快,但感受无疑独特。
《悉达多》我觉得更适合和平时期的人的修行之路,尽管主人公以修行为人生最高、似乎也是唯一目标,尽管俗世中的人不完全相同,但如果身在俗世,似乎也可以套用悉达多的修行方法去解脱自己,并去爱世人,我觉得更接近神的角色。然而,荒原狼似乎更接近人,一个向往神的境界却依然挣扎在人世、时而冷漠、时而热情的疯狂心灵,无法超脱,唯有死亡,也许相比于45岁时写的悉达多般的修行,这疯狂的战争前的世界(离二次世界大战只剩10年了)让人无法安静心灵,寻找救赎别人和自己之路,所以这时该如何修行呢?
这让我想到,修行,不管身处什么样的年代,似乎人总要和那恶的犹如荒原狼的那另一面人性做斗争,或者这荒原狼只是人性很多面的其中一面,就像作者描述的,也或者即使荒原狼,也有善的,甚至善恶有时无法严格区分,所以不可以说荒原狼就是完全恶的一面。当恶当道,天才变成异类,常识判断荒谬的世界可依然运行,外部巨大的冲击,能使我们像悉达多那样自然得修行吗?尽管,悉达多般的修行也是一个又一个的自己死亡再重生,而现实恐怕更多是反反复复,就像这本书里描述的,尤其你无法去改变这个外部世界,尤其你还是一个艺术家,那恐怕真得会精神分裂,无法统一,现在我终于懂得,精神病为什叫精神分裂了,因为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无数个自己无法形成共识,达成和解,甚至冲突严重。从这点来说,那些简单的人,不想过多的人,似乎看上去很纯洁纯粹的人,也许是更幸福的了,所以哲学家得精神病的更多了,我们愿意做哪种呢?有没有人愿意探索未知的世界和未意识的自己,也许经历地狱之路,走到那真正的天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