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轮下(黑塞作品10)》读后感800字
“这个时候,那样被咒骂着的汉斯,已经浑身冰冷,安静地顺着河水,慢慢地向下游漂流而去了。呕吐感、羞耻与烦恼都已离他而去。清冷、澄蓝的秋夜俯视着他那被暗黑带走的虚弱身体。黑色的流水在摆弄他的手、头发和苍白的嘴唇。如果没有在黎明前追捕猎物的水獭,用狡猾的眼角瞥望,悄无声息地滑行而去,那么就没有谁看到汉斯了。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落水的。也许是走错了路,失足滑下去的吧?或者是他想喝水,一不小心掉下去的吧!或者他是靠过去,蹲在那里想看看美丽的河水的吧?或者是充满祥和、安息的夜晚,以及苍白的月光凝视着他,由于疲倦和不安,使他不由自主地投入死亡的阴影里的吧!”关于汉斯的死,这一段文字很有诗意,汉斯究竟是怎么死的,作者是用开放式文字抒写的。一个拥有很高天分的敏感少年是怎么死的其实在此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应该领悟汉斯是被各种无形的压力也即在轮下给逼迫到悬崖边上的,即便他不死,实际上也将心死,或者被世界打磨成另一个绝然不同的人,那也相当于死去。汉斯短暂的人生经历也大致是黑塞少年时代的经历,他可谓写自己,以哀伤的抒情笔调写在轮下被无情碾压的沉痛故事。
说来世界实际是为俗世中的平庸之辈准备的,因为人类的繁衍需要一个相当的体量来做基础,个别有才华的人只是这个体量上开出的美艳花朵,用以提升生命的质量。不幸成为被选中来提升质量的生命,又尤其是敏感的人,经历的磨难就会多得多。比如梵高就要用尽速燃烧自己的生命做代价来表达生命的高度。而汉斯只是还没有走到他必须走的路上去就完蛋了。因此可以说,在轮下讲述的是一个社会的凡俗力量对少年的挤压,而不仅仅是对教育制度的控诉(我记得以前翻阅此书就是这样表述的),有很多这类少年最终突围成功,而汉斯则成了殉葬品。呜呼哀哉!
黑塞是个诗人,又是倾情自然的作家,他的文笔清新脱俗,缓缓流淌,写一个少年之死竟是如此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