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少年时(黑塞作品11)》读后感1300字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最大的使命就是探寻自己,成为自己。
这本书的主题和《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谋而同,恰似苏格拉底的箴言——成为你自己。
少年辛克莱从小就知道有两种世界:充满温暖、正义的“光明世界”和充斥肮脏、暴力的“阴暗世界”。
10岁之前的他一直享受在家庭搭建的光明中,直到10岁的一次遭遇让他开始卷入阴暗世界里,他觉得自己陷进邪恶与绝望之中,惶惶不可终日。而就在这时他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马克斯,从而摆脱了危机回到平静祥和的生活。
但是生活已经不可能和从前一样了,确切地说,马克斯将辛克莱领入了另一个世界,独立之人的内心世界,从此少年辛克莱的内心在追寻自我中不断成长起来。
开悟之后的辛克莱说:我们唯一承认的责任和命运乃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完完全全地成为他自己。
就像黑塞说:我们能够互相了解,可是我们每一个人却只能够向他自己解释他自己。
在本书中类似的句子还有:
>> 一个开悟了的人只有一个任务——去寻找到达他自我的路,坚定内心,摸索前进,不管走到什么地方。
>> 每一个人只有一个才能——寻找到达他自我的路
>> 你只被允许希求你自己,希求你的命运。
作为一名唯心主义者,当看到这些句子的时候,我简直不能表达更多的赞同。继而想起来自己写过的一句话:不负生命的唯一奥义在于成为自己。
也许有人会困惑说:“我一直都是自己啊。”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这只是一种身份的表述方式,而真正的“自己”则有更多的意义。
做自己,首先要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问题的答案不是从口中迸出,而是你的心如何思索。
追寻答案的过程,就像鸟儿破壳,希冀的阳光总在打破蛋壳之后才能照射进来。破壳就是否定一个世界的过程,其中一定有畏惧与痛苦并存,也可能让人怀疑起生活,但是将这片遮罩扫除之后,照进来的阳光会宣告新生命的诞生,再没有谎言可以缠绕一颗独立的心灵。
你会在知道世界的真实面貌的基础上找到最真实的自己,然后把命运交给自己。
做自己是向内的希求,不关乎外在,简单点来讲就是悲喜不由物。随波逐流者廉价,哗众取宠者悲哀,唯遗世独立者精彩。当心灵世界得以搭建,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惆怅,自己都能有宁静的力量。
前几天,有朋友抱怨起社会的不公平,因为看见出身造成的生活差距而把自己弄得郁郁寡欢。在我看来,这种因心理不平衡造成的不快乐无人可以化解,只能靠转变自己的心态来改变。
我们来到世上不是为了别人而活,当然也不是看别人怎么活。人生那么短,为什么不将目光搁放在自己的生命之上呢?世界上这么多人,可没有一个人能代替你而活,无论别人的世界如何,造就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不过我要说明的是,造就或者关注自己和自私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了解自己、成为自己是给生命的一个交代,在此基础上关注他人关注世界则是这个交代的一部分,是丰富自己的内容。
成为自己意味着思考与人格之独立。例如遇到问题时能明辨是非,成群时可以保持真我,独处时可以享受孤独,渺小时可以精神骄傲,强大时心灵与方向也不会迷失……
嗯……写这些话并不是想给谁灌输鸡汤,(我也不喜欢所谓的鸡汤文),只是希望在物欲横流的当下你我都能守持一颗坚定明朗的心灵,学会与自己进行精神对话,把岁月活成独一无二的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