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在江湖》读后感_2200字

《在江湖》读后感2200字

读老树《在江湖》,品生命的以后是陈酿

读完书,我都有一种习惯,已成为强迫的事实,写出读后感,不为其他,只是希翼若干年后,看看自己是否还有此种心境!是否随着时光的打磨,还保留有一种触及笔端的心灵邂逅!

生命的以后是自己的节奏

作者老树《在江湖》我已经看完许久,由于近期诸事繁忙迟迟未落笔,今日得闲就此记录一二。第一次接触老树的文字,应该感谢他——一位与我擦肩而过的唱作歌手,他写满纸笺一首首诗歌与书评。现在回想,我们在读书群里讨论那些激烈又伤感的话题时,那个年轻人总是独自徘徊淡淡忧伤之中,每次都让我想,在此路上行走有多么不易!他所面临纷扰与喧嚣,那流光溢彩的世界又是如何保留初心,体验动静的浮生闲暇,或者在澄然无事中,感受生活对我们的深刻,是否放下所有骄傲、名利追求,心灵与文字表现出一种纯粹,一种坦然相对!这位歌手最后从读书群里退出去。甚至他的走,我都处于默然不知的状态。我想他只是想读自己喜爱的书,写自己喜爱的诗歌,从感悟中提炼他创作的词。当时我不理解他的低调或者近乎疏离人群的姿态是怎样的心情,在他离开我们视线后,我也在各个群体中经历了一段段难忘回忆!对诗歌、书探讨、互惠互助的问候、点赞的过往。似乎一切来得如此自然,又如此亲近与陌生!渐渐在陌生中产生逃避,寻求一种安静,时过境迁此时我很想说,感谢你!一位独吟思考的歌者,在读此书追溯你的笔迹,在探求自我成长的心灵之泉,你给我带来的生命以后,是一种静静释放——以自己的节奏!

文字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在江湖》是一本以采访一问一答方式记述作者对生活感悟。画文分七组,“日常”、“闲情”、“花犯”、“心事”、“时节”、“江湖”、“桃源”,一个以民国长衫人物画,加上有味道歪理诗歌,连接起来就是这个潇洒寄情于山水,宁静自我风雅之人!

当我寻着记忆碎片,读老树的书时,打动我的是作者寥寥数笔的绘画,勾勒一个人乃至在田野,山间、池塘、房屋、人世间任何的一个角落,恬然惬意的生活状态,一种诗情画意的心境,他充满睿智的诗,诙谐的格调,却注满另一种处世低调。

老树何许人呢?在网上得知,他叫刘树勇,1962年出生。1983年毕业南开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教授。他的诗歌总是给人一种温润成熟的调侃,令人能够会心莞尔一笑。

人人各有难处,没有谁比谁好。
都是了却此生,你说哪低哪高?

有心方可应世,无驻才能逍遥。
起风了!
残荷半湖,去雁两行。停舟水上,
横着一躺。


难得放假,无事可忙。
吹吹秋风,晒晒太阳。
想想世界,慢慢变凉。

遇见愁事,睡他一觉。
碰上烂人,哈哈一笑。

初夏小风吹,午饭刚吃饱。
看水地下流,白云天上飘。
花儿开成梦,遍地是青草。
忘掉单位事,心情能不好。

初读他的文字与绘画,总让我想到丰子恺先生,那种童真亦有风趣的笔锋,幸亏序言中有所介绍,其实看来不是我一人有此感触。丰子恺画佛,不论大小均一百零八笔能囿。老树的画风与文字,总是感受到洞明人生的意义,是那种对现实世界清醒的认知,于声名利禄无所执念的练达,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高贵的消极”,高贵的消极,就是在绝望之时,仍不停下脚步,向前走去,并坚持到底。我想,这也是现代人应有的态度,当我们终日奔波,被名利物欲蒙蔽双眼,行动踟蹰,如果在一切质朴无华的内心尚未侵蚀之时,能放下!将浮躁一扫而光,身心回归自然!回归自我!会有多坦然!请不要用你的认知给任何人加上标签!文字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此时想到《神曲》——但丁

啊,温厚仁慈的活人哪,
你前来访问我们这些用血染红大地的阴魂,
你前来访问我们这些用血染红大地的阴魂,
假如宇宙之王是我们的朋友的话,
我们会为你的平安向他祈祷,
因为你可怜我们受这残酷的惩罚。
在风像这里现在这样静止的时候,
凡是你们喜欢听的和喜欢谈的事,
我们都愿意听,都愿意对你们谈。
有因就有果,以陈酿为果,是生命的以后。

老树在绘画上,最终表现的是绘画者人生经验的丰富性,是他对于自己这些经验在理解上的深度和高度,说白了是他作为一个人的整体境界。陆游谈作诗的理法时说过一句话: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其实画也一样。诗也好,画也罢,它只是一个显现与表达的介质,它本身是没有多少内涵和深度的。是一个人的眼界、阅历、人生境界赋予它真正的内涵。

老树又说:‘“随心所欲,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心境上处于一种无可无不可的状态。这是让我觉得挺高兴的一个状态。”此话的出处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文说》,他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吾文如万斜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字面上翻译过来就是在该走的时候走,在不得不停的时候停。这里蕴含着顺其自然,顺势而为的人生哲理。这样的哲理不仅适用于作文,也适用于人生,提醒我们学会审时度势,借自然之力,顺势而为。人生亦是如此。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岁月不老,是否我们可以重新选择一个开始,一个过程,一条阳光平坦大道,最后走向死亡。重启生命轮回。我说,这都是假命题!不可能实现的愿景,所以现世要活出你想要的样子!活好当下,一切向前看!而对于我,生命的以后是陈酿!

此书序言稍有点冗长,如果时间允许,希望老树自己著书!不是以采访的方式,这样读起来更过瘾。因此书评四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