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之书》读后感800字
尽管有一些人不喜欢读余秋雨的书,百般挑剔其中的瑕疵,但我还是比较 喜欢这一类文化散文,尤其是其中的历史韵味。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一部部读下来,受益匪浅。他的书既有信手拈来的文化典故、广博的历史知识,又有传统知识分子的深深忧虑和反思。
这部《山河之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都江堰、道士塔、莫高窟、宁古塔、风雨天一阁等篇目。在都江堰这一篇中,你不得不佩服李冰父子及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在道士塔和莫高窟这两篇中,你又不得不哀叹道士的愚昧和当时中国社会的腐败、落后,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一次严重的破坏,但是在谴责王圆禄这样的人的同时,我也深深的怀疑,以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即使留在国内可能我们的文物也还是一样悲惨的命运吧,比如文革时期的破四旧,对传统文化和文物的破坏。在宁古塔这一篇中,我对专制主义的黑暗感到深深的恐惧和厌恶,同时也对其中有些知识分子所表现出来的气节,感到无比的敬佩,还有在天寒地冻的塞外展现出来的无比深厚的友谊,让人感觉到阵阵的温暖,人性的光辉……有感触的篇章还有很多,真的觉得这本书读得还是蛮值的。
有些人认为他书中的一些知识细节经不起推敲,有错漏,这也是事实,但能够把悠久、深奥的中国历史文化写的通俗易懂,并推而广之,成为一部部的畅销书,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事情。总比那些小众的、总是躲在象牙塔中研究自己的一方小天地的知识分子要好!文化的传承,文物的保护都是需要所有社会大众来关心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呼吁和倡导,这样的事总要有人做,懂得人多了,王道士之流就会少了,写写文章呼吁、宣传一下,有何不可呢?
别人喜不喜欢我管不着,但我喜欢这类书籍,坚持自己阅读的兴趣不会改变。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