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的力量》读后感2000字
《心静的力量》是戴尔·卡耐基的作品。对于他的作品,我中学时曾涉猎过一些,知道作者擅长借助一些故事传达生活中深奥的道理。对于少不更事的孩子来说,这些道理往往能够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作为启蒙读物再合适不过了。因而就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他的书是写给初中生看的,内容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浅薄,而我早已成年。但本着开卷有益想法,我还是打开了。果不其然,无论什么类型的书籍都会蕴含一两句洞穿心灵的话语。读过之后,内心的冲击感,久久难以平息。
第一点冲击:从当下开始行动。这句话如白开水一样寡淡,淡到忽略其是否真实存在。但当我翻看自己的计划表时,发现计划中写道:工作了以后要好好赚钱、我组建家庭以后好好爱我的家人、我明年要好好读一些哲学书籍。。。计划表上充斥着各种安排,执行日期却是遥不可及的将来,对当下立即执行的事却很少提及。这使我非常振颤,惊讶自身被琐事和未来的美好幻想填满,却未思考当下是最应该是采取行动的最佳时机。从现在开始行动,努力生活并安排好今天的任务以及工作。
第二点冲击: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生活中,我似乎读过一些书,总喜欢用所谓的生活哲学来解释眼前的现象,对于别人的看法或解释,总有一套自己的说辞。因而在聊天时,总是迫不及待地展示我的想法并认为我的解释是唯一正确的,自信与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这恰恰是因为不够自信,害怕被生活忽略的无知表现。到处施展自身的锋芒,向主人乞怜,施舍赞美和同情。我决定以后自己做主人,看别人摇尾乞怜。现在我明白无论是和家人、朋友还是上司、同事相处都要注重倾听别人的想法,自己的想法可以一笔带过。别人其实有很多情感想要表达,而若自己陶醉于自己的想法中,会占用很多别人说话的时间。另外,成熟的表现是内敛。已不再年轻的躯体里却还藏着一颗躁动的心,因而会处处碰壁。随着年龄的增长,应适应这个年纪赋予的责任及旁人的期待。
第三点冲击:学会到此为止。生活中经常会因为不小心而犯一些错误,事后会经常提及并加以自责,不断撕扯将要愈合的伤疤,而不能简单放下。殊不知,时常提及造成的痛楚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事情本身所带来的影响。因而学会及时放下,这是一种生存智慧。投资也能够运用这一条法则即及时止损。投资判断准确和失败的概率均是50%,如果在这50%的错误中,做到及时止损,加之判断正确的那50%和有限的亏损相抵,便能够大大提升投资收益。这是今天在阅读中突然发现的金科玉律,有人用这一条原则达到了财务自由。于我而言,明白这一点,又可以使投资思想得到一次质的飞跃。尽管这一原则曾无数次在我眼前飞过,但由于没有用数据加以论证,因而无法信服,导致我在投资原则中渐渐淡忘了这至关重要的一条。
第四点冲击:为自己的计划设定一个截止日期。我们习惯做计划,从某个时间点开始计划未来的某件事,而对于截至日期通常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样设定,容易没有压迫感且易致计划失败。设定一个截至日期能够带来一些压迫感且有效防止计划失败并促使计划人在规定日期内完成之前制定的计划。
第五点冲击:每个人生来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的。我们今天多一点忧虑,多一份暴躁,这个世界就因你而多了一份忧虑和暴躁;而如果今天的你是喜悦的,是饱含赞美的,这个世界就会因你多一份喜悦和赞美。时间是一趟单程车,只会不断往前开,不会倒退。我们永远无法重新修复此时此刻的心情,只能修正它所带来的影响。因而,在生活中多,让世界因为你我今天的行为多一份美好和欢乐吧!做个积极而又力量的人。
第六点冲击:作为普通人做好修身、齐家已极其不易了。大多数人在年轻的时候都怀揣着改变世界的美好梦想,让世界因为自己而有一些不同,这个梦想其实并不遥远。第一件事就是修身。让自己的精神富足,人出现各种问题往往是因为眼界过于狭隘,集中于一点,而忽视了前方的整片“森林”。如果有可能就再让自己在物质上在富足一些吧!当然这个并不那么重要,精神富足足以匹敌物质上的富足。修身还要注意修炼自己的气质、亲密关系等。第二件事是齐家。处理好自己与家庭朋友之间的关系。让家庭因为你的存在变得更加温馨,更加和谐,更加有趣;让自己感觉出生于这个家庭非常的荣幸,在此世间走一朝倍感值得。这就需要我们在修身过程中掌握重要的一门知识即人际相处的知识。这里想扯开一个话题:我们的教育什么都教过我们,唯独缺了如何与身边的人相处。
第七点冲击:人生30,000多天,所剩不多了。按照80岁计算,人生大概30000天,约7,200,000小时,去掉睡觉的一半时间大概只有3,200,000小时,日子不再多了,我们每一刻都在向坟墓进发。而我们中的大多数还没有准备好如何面对死亡,如何向这个世界好好告别。部分人的社会生命才刚刚开始,还对过往并不满意,还在努力拼搏。奋斗要明白方向而非焦灼之后的盲目奔跑,知道自己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不过是修身、齐家而已。也许就会瞬间清楚明了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明了奋斗的方向,认真关心和照料身边的家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