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思维:用理工科思维推算世界》读后感1200字
《超级思维》#2018读书计划#No 46
当你能够量化你谈论的事物,并且能用数字描述它时,你对它就确实有了深入了解。但如果你不能用数字描述,那么你的头脑根本就没有跃升到科学思考的状态,看似简单的算术运算实际却不简单,这书看时有些累,烧脑!内化书中理论知识并加以演练你就能形成理工科思维,即超级思维,推算世界!(这可真是不得了[惊讶][惊讶]),下面是一位书友的总结,今天懒得写了,偷个懒,……
文科生和理科生在思维方式上是乎有明显有区别?
本书推荐所谓理科超级思维:即是推荐:要了解一下个问题背景知识,罗列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假设条件,再设计公式计算出答案。其中还需合理配置运用以下三大“思维工具”:
1. 取近似值习惯:取近似值的习惯除了对我们的想法进行过滤,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数值计算能力,尤其是可以提高我们对极大数字或极小数字理解能力。
2. 费米法: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操作程序,其通用的步骤就是先进行看似合理的基本假设,然后再利用这些假设推算出你想要的结果。他(1901-1954)是一位美籍意大利裔犹太人物理学家,因在量子理论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费米利用量级估算的方法专门解决那些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名满天下。说白了,它就是从你知道的入手,然后应用观察对象的“单位”,例如,毫米或者“一桶水”,用相对应加减乘除或者估算来获取答案。例如,下面公式中,去掉了一个计算“单位”
其中的小窍门还有,要会应用利用极限值范围或者网络来收集信息。当然,为了保证客观,公正并且不带个人偏见,就需合理应用数学计算,评估。在熟能生巧后,养成习惯,遵守规则,制定数值地标。(具体如何做?这需要读本书原作)。
3. 建立数值地标。例如,通过简化数字,尽可能的量化或者数字化。其目的即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和一点雕虫小技,你就能够对不论大小的任何事物进行先估计,然后设计公式,计算解决出答案。
4. 另外,书的第二部分,就是对于一些看起来,稀奇古怪问题解决范例。包括应用上三个思维工具解决具体70个问题(其中包括有个别,很无聊问题)。例如,回答芝加哥有多少位钢琴调音师?人类占到了地球总重量的百分之几?如何哭出一条河来?全美国人民的鞋带连在一起可以绕美国本土多少圈?人的脑袋上总共有多少根头发?人体内的全部DNA总共有多长?多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才能为全美国供电?等等
5. 显然,书中所有问题好像都很刁钻甚至荒谬,并且所有问题都还只用几乎不超过高中数学水平,来得到答案。但是,其中要回到问题之前,都需相应多个变量假设条件。例如,回答要读遍图书馆里所有的书,需要花费多长时间?人就要假设,(书的总数量)×(读每本书所需的天数)。尽管其所有问题都只用初等代数。但是解答问题人必须脑急转弯,知道如何假设。这就是能够有此思维方式牛人之长处。
6. 本书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开脑洞,没有任何复杂数学。
18.5、30日
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