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_1000字

《沉睡的人鱼之家》读后感1000字

看完之后,对于熏子,心中多了一份歉意。

我以为熏子对瑞穗的执念太深,放弃自己可以追随的爱情,利用喜欢自己人的感情,维持着破碎的夫妻关系,只为了瑞穗外表看起来和正常的人一样活着,虽然瑞穗实际已经脑死亡不可逆转。可我想错了。当我看到熏子对和昌说“难道你以为我认为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吗”,心似乎被碰碎了。难以想象,她怀着怎样的心情为瑞穗每年“例行公事”的拍照片,要流着怎样的眼泪去挑选一张摆在祭坛的照片。

她并不是自私,并不敢奢望瑞穗一直陪在自己身边,并不想要通过展示瑞穗的一举一动来让周围人相信她的女儿会醒过来。只是对于她,在瑞穗即将升上四年级的三月三十一号那一天之前,并没有死去,即使周围人认为瑞穗依然是一个死人了。可是她内心是如此的脆弱,她怕别人认为她女儿已经死了,她担心别人议论她自私不肯捐献瑞穗的器官,所以有段时间,她才那么疯狂。或许是她早已经感觉到了周围人的异样,所以她奋起反扑,宣告所有人她女儿还可以像个正常人那样活着,企图让别人理解她的世界。结果适得其反,别人倒以为她入魔更深。这位母亲用爱编织出来的世界,和我们所谓理性思考的世界,在书中时时刻刻发生着碰撞。

我一开始一直不理解,熏子最后疯狂到想以身试法来证明心爱的女儿还活着的事实的时候,若叶那段话让熏子回心转意,而之后的行为判若两人。后来懂了,熏子明白了,女儿的生死命题,每个人心中的答案可能不同,但是有人和她一样,希望瑞穗可以一直活下去。那还谈什么生死定义冷血的科学命题,如果每一天,都能看到瑞穗健康红润的沉睡脸颊,那就是幸福,这就是她真正想要的一切。最终两个世界相安无事。

生死的定义很复杂,涉及各种器官条件参数,我们都不是机器人,也不是怕违背伦理的医学家,讨论这些冷血的词汇没什么意义。而生死,也许跟我们想象不同,不是人生这段函数上的不连续点,本身是连续变化,到底哪儿是质变的点,每个人看法各不相同。书中瑞穗,已经脑死亡,是医学中定义的死亡,但通过科技的辅助,她的身体还可以健康的成长,对于熏子来说,那她的女儿还活着。瑞穗最后捐献的心脏在男孩宗吾胸腔中跳动,对于和昌来说,何尝不是瑞穗还活着的另一种状态呢。而那些消失在我们生命中的那些人,陪伴我们的一幕一幕仍然在我们的脑海中,鲜活如初,不曾逝去,这大概也是一种活着的状态吧。

“只要和今天相同的明天能够来临,就要感到满足”。熏子,我想,我会记着你说的这句话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