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们正年轻,孤独且彷徨》读后感_1400字

《我们正年轻,孤独且彷徨》读后感1400字

20171105 《我们正年轻,孤独且彷徨》
2017年9月30日,从一篇微信中,截取了12本书的书单,高调的朋友圈立誓,眼看还有两个月不到的时间,书单中还有67%未完成。最近,一到闲暇时间,会因压力想着去读书,加之平时的占有欲望的胜利,导致家里书很多。因书单中的书,均是较为生僻,读起来相对耗费精及时间,需要同时匹配一些书进行缓解,昨晚12:00拿起这样一本名字称之为《我们正年轻,孤独且彷徨》,可能因为作者丫头的徐先生,是与我同龄的人,比自己小一岁,代入感额外的强;40篇小故事,都是发生在自己或者周围人身边的故事,静下心来,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读完这样一本书,想要记录一下此时的心情。
书中从高中到大学,从创业到工作,再到最后成为警察,不是按照时间顺序一味的阐述自己的人生,所感-成长-爱情-命运,每一篇的小故事,文字朴实而流畅,故事平淡而现实,没有跌宕起伏的爱情,没有电视剧的轰轰烈烈的崎岖剧情,生活中点点滴滴,友情、爱情、亲情,可能因为年龄相当,所感所悟,与自己产生了共振,可能自己接触的人人事事,还是比较少,横向没有那么多的不同的人员接触,但是这些文字,点点滴滴,慢慢融入了我的内心。
有从高中的执着,有中途放弃的无奈,可能因为是警察,接触了很多犯罪,有改过自新,有重操旧业,书中没有标新立异的换种形式表达鸡汤,更像是一个读白者,在慢声慢语的阐述一个个生活中的故事,不带有任何批判、认可的情感,故事过后,稍稍的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让文章得到升华,更是因此而得到共鸣。因朴素的文字表达出生活中各类真是的情感,一本书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中,数次热泪情况,到这点,戛然而止,很棒。
对朋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朋友圈,更多的包容心态,表达想表达的,述说想展示的不在逃避、虚假、伪装,做真实的自己;
对亲人,生活不易,不可将所有的不好的一面,展示给了最为亲近的人,不能单单因为他们不会在意,他们是亲人,肆意伤害;
对爱人,人生得一爱人不易,平淡的生活,各种温馨的点滴,生活如此之不易,且行且珍惜,基于理解、信任的基础上,多多包容。
对陌生人,生命的过客,流过即留痕,无论开心与否,时过境迁,都随风飘散!
我年轻么?未到而立之年,无财富积累,漂泊的日子,缺少显示中的一丝安定;
我孤独么?一天 24小时,工作占据14小时,没有额外的时间去考虑是否孤独,一周七天,工作占据五天,剩余两天还被变态的弥补娱乐填满,或者是14小时的工作事宜,何为孤独,没人理解是孤独,内心的想法没人诉说,无共鸣是孤独,还是生病了,一个人去急诊的路上是孤独?是的,物理属性上,我孤独,精神属性上呢?慢慢人生路上,孤独偶尔存在,这是一个只有静下心来,才会去思考的两个字;
我彷徨么?是的,毫无疑问,工作中,生活上,甚至面对更为形而上学的生存的意义,非常彷徨,我是谁?我为什么是我?我的存在有何特殊意义?这些让我彷徨,因为高度不够,我看的不远,因为视力不好,我看的不透,我看不透自己,看不透别人,而又为何要看透?我洋洋洒洒的书写了一堆内心的文字,脑子想到哪里就写哪里,没有什么清晰的主题,难道不是彷徨的体现吗?
或者当下,过好当下。人的一生,得意和失意各占5%,其余都是平淡;我们总是忍受着5%的痛苦,追求5%的幸福,在90%的平淡中度过。那么平淡不也是一种淡淡的幸福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