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子》读后感900字
喜欢红楼梦的作家都喜欢伏延千里草蛇灰线的写法。白先生也喜欢,这文也有很多线。这里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是李青的所见所闻代表现实是一条,这条线实实在在写出了那些男妓同性恋者的悲剧生活,他们的遭遇、欲望与希冀;龙子和阿凤的被传的神乎其神曾经轰轰烈烈的一段情缘再隔世的12年后被还原的线是一条,这条线写出了文章的主旨,那些并非是妖孽一样的人,他们是更能感觉到细腻情感,更有强烈渴望得到爱和悲哀的一个群体,他们不被外界的世界群接受,甚至被歧视侮辱,在没有希望的郁闷的不透气的现实中苦苦挣扎着的孩子,文中通过阿凤的死法痛快的喊出他们的渴望他们的情感,用这样的方式完成了他们的重生。还有一条感人的线,父亲的线。在父权社会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国家,社会,家庭给了男孩子那重重的压力,到现在也都还没有完全消去,更何况在是在白先生笔下的那个时代,落败的荒凉让一群无家可归的败兵们成了飘零无依孤魂野鬼,他们又会孕育出更无所依的灵魂,他们喜欢黑夜,喜欢被掩饰下的自己。当被灼灼的阳光裸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时,他们就感觉无处遁藏般没有安全感,更是鱼莲缺水般的焦渴难耐,那阳光还会给他们带去陈水挥发后的霉臭味儿,这样的现实给了那些走上要寻找温暖安全感归属感歧途孩子孕育的温床。文章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条线索,而这些线索织就了白先生笔下那个莲花池畔的昏暗月光下的世界。
很感恩作者没有带任何有色眼镜的笔为世人呈现了那样一个世界,使我们也撇去偏见看人,让心软下来温柔看人待人,这样下来或许我们也会惊奇的发现我们,或者说我在曾几何时也是不是有过那样的感觉,感动或是那样的想法,会的,会有的。
文中那个世界没有界限,只有他们的灵魂聚集到一处可能才能感受或是触碰得到实实在在的那个世界国民,但可能在触碰到那一瞬间又烟消云散了,云月姊说他们叫玻璃水晶,太脆了太透明了。这些人现在也还在我们的身边,他们不是从这本书开始存在的,从很远很远的以前就存在的了,只是他们一直都是不上台面被打压下的一个卑贱群体而没有历史,没有资格被记录。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的是文学推动的,文学的进步又是对人性自然规律不断的证实而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