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我赚了1000万:赚1000万没你想象的那么难》读后感1200字
看完罗敬宇的创业经历,从初中开始小规模的摆摊挣钱,高中开女装店亏本到托起梦想的画材店和俱乐部,再到大学的十几家画材店,物流公司和传媒公司,对于我们这些拿着父母的钱上学,暑假体验暑期工的人来说,这经历是相当厉害了。
罗敬宇前期想挣钱主要是想买部两千元的手机,父亲承担一半,另一半则需罗自己挣,从这看出,罗的家庭教育不是像别人一味地满足小孩愿望,而是从侧面告知自己想要的就得凭自己劳动获得。摆地摊卖过小饰品,没挣多少,之后无意发现别人卖孔明灯,10元一盏,其实罗成功是有道理的,平常我们买个孔明灯许个愿,谁会去想到一张塑料纸支起来,成本最多两三元,卖十元的利润很客观?谁又会发掘到这是个不可错过的商机呢?从下定决心到进货摆摊加上自己独特创意再到让同学帮忙卖,收获了差不多4万,硕果累累充分体现了罗做事果断,头脑灵活,富有创造力,是个很有想法的人。
有了第一桶金的经验,高中的罗想开女装店,因资金有缺口,和在物流公司上班的刘立佳进行合伙,另辟蹊径租下门面-进货-开业,好景不长,艰难地维持了八个月的女装店关门了,罗从“富翁”变成了“负翁”。失败的罗并未因此被打倒,而是吃一堑,长一智,进行了深刻反思与检讨,避免以后还犯同样的错误。当时盛行团购之风,罗那灵敏的嗅觉又闻到了商机,女装店的失败,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行业太陌生,这次罗选择了自己最熟悉的画材。结合上次开店的经验,罗先分析市场行情,价格优势,明确消费市场,并进行画材店的优劣势分析,制定商业计划书,并获得刘立佳的投资。因前期小规模投入,进行了试验田,结果非常理想,也为画材店打响了名声,奠定了基础。和供应商谈价格签合同,每个学校招代理,各个画室进行宣传等等,闲暇时光全被罗充分利用,短短两个半月时间挣了100万,回想自己看似朝气蓬勃实际暮气沉沉的高中时光,真是汗颜。
之后的吉他店,物流公司,传媒公司看似和罗的专业不是同一行业,其实其中关联非常密切。一个人是一个点,几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面。罗和刘立佳以前学过吉他,刘也开过3年乐器店,对此刘立佳是熟悉的。经过一年的试验田后正式启动乐.时光俱乐部。物流公司的诞生,也和画材店关系密切。画材线上订单都走快递,而刘以前在物流公司当主管,熟悉相关流程和操作模式,有这么个军师在可以减少很多问题,再加上大学校友珂琦学长这位合作者,罗根据大学校园的自身创业优势,带着绝对的“天时地利人和”创立了昂特物流公司。之后的传媒公司也得益于珂琦充足的客户资源,做的都是自己很熟悉的业务。普通人是做平时自己熟悉事情的一点,而聪明的人会把自己熟悉的事情做大,做宽,做成与之相关的一面。
这篇成功人士的叙述,是我目前看过的最直白,最深刻,最有味的一本创业书了,很多书通篇都在讲述一些创业成功的道理,大幅度的讲人人都知道的“心灵鸡汤”,而不会这样详细的讲述自己成功路上的点滴经历,讲述当时一些实际情况和自身想法。不过,故事再好终究是别人的,自己的路还得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