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读后感1500字
当时烽炬传千里,从此风雷遍九陔
说起来,这本书的时间跨度并不大,只有从1927年3月21日到1928年5月4日一年多的时间,然而就是这一年多的时间,却是我军“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至强,不断发展壮大、站稳脚跟”的建军时期。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党,在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的指导下,1924年1月至1927年7月之间,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反帝反封建,推翻了北洋政府,建立了国民政府。然而,从1921年建党至1927年3月21日,中共始终没有一支自己的正规武装。
出来闹革命,没有武装怎么行,没有军队怎么打天下,然而一开始的中共没有这种意识,一直经历了各种惨痛的教训,付出了鲜血的代价才意识到军事的重要性,一步一步建立起属于自己政党的军队。本书的开头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写起,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都是在中共的领导下进行的,这是中共最早的武装队伍,然而并不是正规的军队,因此还不是建军的开始。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失败以后,蒋介石的势力却在一步步壮大,逐渐成为国民党内军权的最高拥有者。蒋介石一手策划发动的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整理党务案等反共清共的政治惨案,让中共付出了惨重的损失。在鲜血的沉痛教训中,中共逐步认识到建立属于自己的军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于是开始策划通过武装起义来建立自己的军队。这一次武装起义就是南昌起义,用于起义的主力部队是叶挺和贺龙的两支队伍,再配合共产党掌握的其它小股武装。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中国共产党终于有了自己的正规军队,这一天是建军的开始,也是我们后来一直纪念的建军节。南昌起义以后,叶、贺率领主力部队准备去往广州,在广州站稳脚跟。然而进入广州以后,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最后还是失败了,部队被打散,叶挺、贺龙离开队伍,周恩来等党内主要领导人退往香港,只有朱德率领的一支残部最后保留了下来。1928年初,中共以教导团为主力,又在广州发动了起义,最终也以失败收场,广州起义的军事指挥是叶挺,起义最高领导者是张太雷,张太雷在此次起义中牺牲。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失败,说明中共想要通过城市起义来夺取政权已不可能成功,这时候毛泽东领导的农村起义价值凸显出来了。虽然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也失败了,但是保留了军队,最后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失败的军队,历经波折上井冈山建立了根据地,自此才打开中共领导的军队的新出路。1928年5月4日,毛泽东在砻市召开会师大会,毛泽东、朱德两支军队井冈山会师成功,全书写到这里完结。
由于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当下的中国人对于这一段建军史大致都还是了解的,然而大多数人也仅仅是了解的,读了这本书,让我对于建军过程中的许多细节更加明确。看着如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断的强大,海陆空三军,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略战术,亦或者兵种的分配都在不断变强,回想起91年前建军的艰难历程,每每都是心中生出无限感慨。正是有了91年前无数人用鲜血换来的这一支军队,才实现了我们国家的独立自主,如今才能保障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百姓的安居乐业。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每一次看到有的国家发生战争,百姓流离失所,我就庆幸自己生在华夏。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我们的幸福安宁,都是91年前诞生的这支军队,一路发展而来对我们的强大保障。饮水不忘挖井人,感恩那些负重前行的革命先辈,感谢如今仍在默默付出的人民子弟兵,值此建军节来临之际,向我们祖国的卫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十年一觉军旅梦,梦中常思戎马装。 恨不上马挥金戈,一生所愿报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