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读后感3500字
助推:如何做出有关健康、财富与幸福的最佳决策
理查德·泰勒 卡斯·桑斯坦
74个笔记
◆ 推荐序1 引导你做出更好的选择
>> 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
◆ 推荐序2 我们离“经济人”有多远?
>> 心理学认为人越是表现得高高在上,就越是掩饰不住内心的脆弱无助
>> 特质之一是,它的研究重点是人的行为(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行为)
>> 行为经济学的特质之二,即它的核心理念是,借助心理学的分析方法,为理性的经济分析提供忽视已久的心理基石,
>> 这就是行为经济学的特质之三:有效借助于可控实验、调查等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分析实验获得的数据得出结论或检验并修正先验理论。
>> 实际上,人会根据对环境的认知和自己有限的思维,做出让自己满意的选择。这就是更接近血肉之躯的人的“有限理性”的观点
◆ 概述
>> 我们只需要做到在预见时不带有任何个人偏见
>> “现状偏见”(惰性的代名词)是指基于许多我们目前尚不清楚的原因,人类总是强烈倾向于迁就现状或者既定现实。
>> 一个错误假设是:几乎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会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或者说做出至少比别人更好的选择。
>> 第一个错误认知是:我们可以避免对人们的选择造成影响。
>> 了。
第二个错误认知是: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难免包含强制的因素
◆ 第1章 偏见和谬误如何欺骗我们的眼睛?
>> 相反,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搞清楚人类为何犯错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
>> ——锚定法则、可得性法则和代表性法则,
>> 代表性法则可能会导致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产生严重的误解。如果事件是随机决定的,比如说掷硬币猜正反的游戏,那么人们是不会对正反面随机出现的顺序有准确的认识的。
>> 如果告诉人们一件不幸的事情,他们可能不会继续如此乐观下去。
>> 大体上来讲,失去某件东西使你难过的程度比你得到这东西使你快乐的程度大两倍,我们将这一现象称为“损失厌恶”
>> “损失厌恶”容易使人产生惰性,即一种强烈的保持现状的欲望。如果你因为不想招致损失而不愿意放弃某些事情,你便会拒绝因此发生的交易。
>> 现状偏见
>> “现状偏见”的原因之一是用心程度不够。许多人都会采取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一个很好的例子便是看电视时的延滞效应
◆ 第2章 如何抵制诱惑?
>> 奥德修斯成功解决了自己的问题。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都会存在自制力的问题,因为他们会低估自己的冲动效应。行为经济学家乔治·洛温斯坦将此称为“冷热移情差异”。
◆ 第3章 如何控制社会对我们的影响?
>> 社会影响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信息。
>> 第二种是同侪压力
>> 助推:如何利用从众心理优化人们的行为
>> 第一个是别人的答案所传递的信息,第二个是由于同侪压力使人们不愿给出与众人不同的答案。
>> 有意义的一点是,人们发现原来的观点会产生跨代效应。即使出现许多新面孔,当初的很多“元老”已经离开,人们仍会将原来的观点继续保持下去
>> 这里,我们看得出许多群体都会陷入一种叫作“集体保守主义”的窘境。
>> 一旦形成一种惯例(比如扎领带),人们便会倾向于将其长久保持下去,不管这种惯例是否有道理。
>> 从众会产生持续的助推
>> 助推:如何忘掉别人眼中的自己?
>> 人们花费如此大的力气去迎合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别人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予关注。
>> 你应当这样想:实际上他们并没有自己所想的那样关注自己。
>> 聚光灯效应”的困境。
>> 问题的关键在于,其他人对你的关注程度实际上往往低于你自己想象的程度。
>> 助推:如何改善人们的盲从心理?
很
>> 后一项发现叫作回返效应,它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如果要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无论如何不能让人们知道他们已经做得足够好。
>> 己的能耗值了。
多问一句的神奇功效!
助推:如何实现更好的社会引导?
我们一直在着重讲述人们对其他人观点和行为的关注,一些研究工作发现了“速成灌输”的力量。灌输指的是大脑直觉思维系统的一种颇为神秘的现
>> 多问一句的神奇功效!
>> 社会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当研究人员衡量人们的意图时,他们也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这种现象叫作“单纯衡量效应”,是指如果人们被问及他们的行为倾向,他们最终会愿意按照自己所回答的结果去行事。
>> 通过询问人们行动的目的可以形成助推,如果进一步询问他们的行动时间和行动方式,则会加大助推。这一发现被伟大的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称为“引导因素”
>> 与其强迫人们以某种方式做事,倒不如通过消除一些小的障碍促使人们形成好的行为习惯
>> 即便通过简单明了的不相关的暗示,也能够促使人们形成某些行为。如果某些目标显而易见,人们的行为便容易受到影响
>> 至今,我们已经强调了三种社会影响——信息、同侪压力和措辞,它们都可以被私人部门或公共部门采纳
◆ 第4章 如何提高选择的满意度?
>> 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
>> 当选择和选择的结果并不能同时出现时,便会出现自制力的问题
>> 通过练习,再难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
>> 失败的原因只有一个:对我们所处的环境不能够很好地做出反馈。
>>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做呢?在下一章,我们将会讲述一个基本工具:选择体系。
◆ 第5章 如何优化选择体系?
m 动机 潜意识的选择 火炉的设计 理解权衡 愿意为这个选择付出的代价 医疗 反馈 选择后即时或不即时的反馈 空调温度下降时显示的即时用电 (xx(成本)的突出性 预计错误 �� 一星期吃5次 多两片糖 成惯性
>> 为了便于读者记忆,我们设计出了一个记忆工具,如下:
动机(iNcentives)
理解权衡(Understand mappings)
默认选项(Default)
反馈(Give feedback)
预计错误(Expect error)
结构性复合选择(Structure complex choices)
从上述6个词语中各取一个字母,便恰好是“助推”(nudges)。有了这6个原则,选择设计者便能够提高社会人用户的使用满意度了。
>> 刺激反应相容性效应。这一效应的基本原理是:人们都希望自己所接收到的信号(刺激)能够产生他们希望发生的行为。如果两者出现冲突,人们就会出现错误的行为。
>> 如何提供透明有效的信息反馈?
>> 帮助人们改进其行为的最好方法是提供反馈
>> 我们将这种由选择到达最终的满意之间的过程叫作权衡。
>> 合作性筛选”。你可以通过与你具有相似品位的人的判断在茫茫书海和电影世界里搜寻,从而大大提高找到自己心仪目标的成功率。
>> 突出性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 如果自己家中的空调能够显示每小时将室温降低若干度而多产生的耗电量的话,那会产生怎样的节能效果?
>> 动机(iNcentives)
理解权衡(Understand mappings)
默认选项(Default)
反馈(Give feedback)
预计错误(Expect error)
结构性复合选择(Structure complex choices)
>> 动机(iNcentives)
理解权衡(Understand mappings)
默认选项(Default)
反馈(Give feedback)
预计错误(Expect error)
结构性复合选择(Structure complex choices)
◆ 第6章 如何制订更有保障的理财计划?
>> 那么政府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我们主要有两个建议。第一个是储蓄计划的自动登记方式,第二个是“明天储蓄更多”计划。
>> 明天储蓄更多
>> 他们却很少能够坚持到底
>> 如果自我约束行为发生在将来,那么实施起来会容易得多。
>> 损失厌恶:
>> 货币错觉
>> 惰性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 明天储蓄更多”方案要求人们事先承诺在将来按照工资涨幅提高缴存金额。
◆ 第7章 你的投资方案够好吗?
>> 社会人在做决定时与经济人有两点区别。首先,他们会受到短期波动的错误影响;其次,他们的决定往往基于自己的经验。
◆ 第15章 婚姻有没有可能私人化?
>> 基于我们的建议,“婚姻”一词将不会再出现在任何法律条款之中,结婚证也将不再由任何级别的政府组织颁发和确认,政府组织和宗教组织将各司其职,明确彼此在“婚姻”事务上的分工。
>> 婚姻关系在宗教及其他私人组织面前完全成为一种私人事务。
>> 现状偏好是普遍存在的,
◆ 第17章 谁会反对助推?
>> 人们最需要助推的时候往往是为了做出困难和复杂的决定时,或者说,人们没有足够的反馈信息和学习机会时。
◆ 后记 写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 可以从次级抵押贷款投资中找到答案。所谓次级抵押贷款,指的是向那些没有资格享受市场利率的人们发放的贷款
>> 社会人的三个特性能够帮助我们解释2008年发生的这一切。这三个特性就是有限的理性、缺乏自我控制以及从众效应。
>> 如果只是一味地谴责人性的贪婪和腐败,而不去自我反思并理解有限的理性、缺乏自我控制和社会影响力所带来的潜在危害,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避免未来再次出现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