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读后感_2500字

《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读后感2500字

如果可以选择,你还会坚持选择拥有良知吗?

先摘抄几段文中的话语,写在前头

1、怎样判断反社会人格障碍

根据目前精神病学领域的权威机构,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如果一个人至少拥有以下7个特征中的3个,那么这个人在临床上就足以被确诊为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1.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2.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
3.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
4.易怒,具有攻击性;
5.毫不顾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
6.一贯不负责任;
7.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心理学家把没有爱的能力,喜欢操纵别人、毫无负罪感定义为反社会人格。

2、如何保护自己及心中所爱的人们

1.最高法则——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某些人就是没有良知。
2.做判断时从自己的直觉出发,不要受到别人身份(教师、医生、领袖、喜爱动物的人、人道主义者、家长等)的蛊惑。
3.当考虑跟一个人建立一种新关系的时候,拿“事不过三”原则检验这个人的主张、承诺和他的责任。把“事不过三”当作自己的个人原则。
4.质疑权威。
5.提防马屁。
6.如果有必要,请重新定义你对尊敬一词的认识。
7.不要加入他们的游戏。
8.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开反社会人格者,拒绝与他们接触和沟通。
9.质疑自己的妇人之仁。
10.不要尝试弥补已经无法弥补的事情。
11.千万不要出于同情或其他原因,而同意帮反社会人格者隐瞒其真实性格。
12.捍卫自己的心智。
13.好好生活就是对反社会人格者最好的报复。

知道这本书是在一个推荐关于电影的公众号上,电影《天才瑞普利》,然后文中有推荐这本书。讲了一些文中的书摘,我在想,真的会有人没有良心?古话说“良心被狗吃了“还真的是存在的?(狗表示这个锅不背)要不然无法解释之前江歌事件,刘鑫反复的修改口供,陈世峰无情的杀害江歌;还有2017年杭州保姆纵火案,明明那一家人那么掏心掏肺的对待一个和自己非亲非故的莫焕晶,她竟然可以说放火就放火,一丝悔改都没有。还有很多很多,虐待自己亲身子女,和生身父母的人。还有那些变态杀人犯,明明都是一群无辜的人,就非得杀害。这些人不晓得是什么变的,即使被世人所嫌弃,也没有一丝悔改之意。

不过说实话,看这书时,我也想过,假如我也是一个没有良心的人多好,没有烦恼,就算没有被爱和接受爱的能力,但依旧可以寻找刺激,找到快感,且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也没有什么羁绊。在已掌握的才能和资源里,好好享受这生活。并且,我还觉得这是一种选择生活的态度。有些人喜欢过着如烟花灿烂般瞬间即逝但给世人留下眼前一亮,最好的光亮以及美好的图画的生活;有些人却喜欢小桥流水默默无闻的过着平庸的生活,这是个人选择。并且是我们这些有良知的人觉得人家没有爱感觉很可惜,他们没有人关心的可怜。可是对方完全不在乎,也不需要这种怜悯,他们觉得自己过的很潇洒,反而觉得那些被良知羁绊的人像个傻瓜一样的可怜。毕竟

良知是一种基于情感依附的义务感。

并且,要走上权利的巅峰,那么这个人就不能有太多的感情羁绊,任何情感都是一个人的软肋,虽然有时候也是盔甲,但是没有良心的人就不一样,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感情,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是可以做到面对白骨皑皑也不会心疼或者愧疚一下,这样的人真的很适合战争。不管是真枪实弹的战争还是现在无硝烟的经济战争等,比如冰人斯基普。

还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很有魅力,即使他长得不帅不够美,但是有很大的人格魅力,让你不容易发现他的邪恶行为。即使你发现了,他们也善于表演,激发你的同情心,圣母心泛滥让你不忍心责难于她(他)。就算你忍无可忍或者一开始你就坚持自己的原则去告诉他人或者去检举,却发现没有人相信你的举报,还觉得你自己有点神经质。

他们很会利用有良知的人的同情心,但有良知的人却发现不了他们卑鄙的行为。不过话说回来,什么是正义,什么又是邪恶?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就是正义,反之就是邪恶对吗?

但是,看完全书,我觉得上天还是公平的,不会塑造一个完美的人,这世上就不存在完美无瑕的人。

反社会人格的人不会经历痛苦,也没有感情的羁绊,但是他们不擅长团队合作,内心只有自己,并且不能专注一件事情,持之以恒的去完成一项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他们最追求的是快感,自己的愉悦。这也注定他们不会有美好的人生落幕,也不会在任何领域有杰出的创造。

是个人都会经历生来病死,具有反社会人格的人也一样要经历,因为没有爱,无法维系很长的情感,也不能得到自己的亲生子女的尊敬及爱戴,生病以及年老,没有足够的金钱是不可再享受之前那种生活,即使有足够的钱,也不见得就保证得了一定会有人来照顾年老的没有良心的他。除非他们敢在玩完冒险得到刺激,知道自己再也不享受的时候自杀。可是他们没有痛苦,也不会自杀(有点盲目的乐观),即使生理的疼痛,他们都不会向命运妥协,也会想着拉着一个人一起受难,看到有人和他们一起受苦,他们就开心,这是因为他们只有无聊,想找刺激新鲜感。

并且就算到达权利的巅峰,没有更高的挑战难度的时候,他就会发起虐政,不断挑起战争。看到他人的受苦受难,所有人都臣服在他的脚下。然而要明白这世上正义迟早会来,这样的暴政不会持续很久,会被周边的人群起而攻之。再者反社会人格的人只有自己,从不会想着其他人,团队合作对他而言就是累赘,所以当他真正陷入困境的时候,也不会有人帮忙,伸出援手,当然,良心过度的人也许会帮助他。

我个人觉得,当处于权利巅峰,自己无比兴奋时,却无人可分享,我觉得这个比较悲哀。

我们不理解为什么他们不能去爱别人,他们对我们的相互之间的友爱也是一脸懵逼。不过,书中也提出,基因所占的所造成的问题还没有所处的环境的影响之大。所以我觉得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取决于环境。

控制能够给一个人带来短暂的刺激,但是并不能让一个人永远的幸福。但爱可以。

所以很感激自己不是那个4%,而是有良知的大多数人其中之一,有爱生活更加美好。不过还是希望自己以及其他人,可以远离这类人,至少不要陷入他们挖下的陷阱,成为他们取乐的玩具。

最后的最后,如果可以选择,我还是愿意选择拥有良知,做一个拥有爱的能力的人。没有良知,活在这世上实在是太无聊了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