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读后感1100字
每天有属于自己的两小时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不被其他事情所干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阅读,或者运动,或者写作,或者学习。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逐渐被侵蚀,深度思考与工作的时间越来越少,反思自己每一天的时间安排,是不是无形中被网络夺取了很多专注,发来我一个又一个链接,从一个App到另一个App,眼睛不知疲倦贪婪地浏览着五花八门的信息,而仔细想想是否有那么一两个小时,时间是你自己的。有没有意识到其实,你被这网隐形操控,时间悄悄地被划分,而耐性越来越差,看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焦虑不安。找到平衡点,去刻意练习专注度,比如利用番茄专注去训练自己阅读的专注度,用写作去记录自己的小世界。还记得十一月我们所练习的每天与手机主动断舍离两小时,记录自己深度工作与浅层学习时间。慢慢,会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时间。
此时此刻,在医院,在读完这本书的后二十页的时候,头痛不已,感觉大脑被一块巨石压着。按摩几下,有些好转。很久没有点东西,看着熟睡的阿姨,静下心,觉得在与它say goodbye之前要留下些什么。
接触深度工作是在路途研习社,在十一月。还记得第一思考就是,关于深层工作与浮浅工作的理解,观察并记录自己一整天,哪些是深度工作的最佳时段,哪些时间可以用来做一些浮浅工作。从与手机分离开始,逼着自己去专注做一件事情,比如,花两小时去写一个话题思考,早上五点半到六点半是我晨间思考的最佳时段。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写作。由于职业要求,时而转换工作场地,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的穿梭,很难做到工作上片段性的专注。那么该如何有限使用每一点脑力?
关于深度思考,个人小思考。
每天拥有属于自己的深层工作时间,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深入其中,长久坚持,必受益匪浅。
首先,确定深度工作的内外。自我能量评估。每个人的精力能量自然都不是无限量的,所以,需要给自己能量做一个评估。比如,在能量满满时做深度工作,比如早上起床后,认真阅读一小时,或者去户外运动一小时。在能量低潮期及时缓冲,比如,吃顿美食,考场电影,画会画。
其次,学会断舍离。要保持一个时间点的专注,就要过滤一些干扰信息。比如,与手机断舍离,与放飞的思绪断舍离。
除此以外,学就学个踏实,玩就玩个痛快。深度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生活本无意义,只因为你给予了它不一样的生存状态。深度工作带来的意义来自于自我感知价值的能力,两小时有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文章,有跳出自己的思维困境,有调整心里能量重新出发,便是深度的意义。有所悟,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