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读后感2100字
《疼》
黑呦哟
16:58
《疼》
作者-孙频
书中有5个故事组成,从第一个故事一直看到第五个故事,没有一个故事让人感到舒服,感到不疼痛......
第一个故事-《色身》中的女人为了能在大城市有一个栖身之地,作了“臀模”,注定了带着这个”臀“便是一生的污点,但起码能换来一套房子,一套让自己”自由“的房子,一堵能将自己与外面世界隔开的墙。但从母亲患上癌症的那一刻起,一切又回到了原点,或许都不能说是回到原点,因为最初的原点她起码没有牺牲她的”臀“,可现在臀也卖了,一切却还不如从前,这应该是对人生最彻底的打击。
这个故事让我觉得“最疼”的地方并不是这个女人后来为了一套房嫁给了个歪鼻斜眼的男人,到后来这个男人发现她是个臀模后更像是报复性的去不停的找女人,更戏剧性的是这个男人最终成为了一个植物人,让这个女人再次面临痛苦的抉择。在这两个人的关系中,完全是各取所需,她需要一所看起来像“家”一样的房子,而他呢,需要她三流女明星的身份。
故事中让我最纠结,最痛苦的是当这个女人终于攒够了能在这个城市买一套房子的钱时,母亲,
这个世界上她唯一的亲人却患了不治之症。一面是自己梦想的房子,是自己穿过多少黑暗终于要到达的彼岸;而另一面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妈妈,世界上最温暖的名词,而此时成为了最沉重的负担。她恨过母亲,但是当她发现母亲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给她温暖的人时,她恨不得母亲能带上她一起走,一起去天堂那个能收留他们的地方。没有房子,只是缺少一个把自己包裹的躯壳,可是没有了母亲她就真的是一个孤儿了,房子只能汲取她的能量,并不能收藏她的苦难。而母亲是指引我们的希望,是我们再苦再累时想到她就感到温暖,就还有力量继续与这个世界对抗。房子和母亲的生命本不应放在天平两端去衡量,可现实是我们需要有人给我们提供精神的力量也同样需要一个地方为我们的肉身遮风挡雨。
《圣婴》里的母亲对女儿的爱更是一种爱的极致,因为是她的女儿,所以无论女儿的身形是怎样的夸张,跳起的天鹅舞是怎么的可怖,在一个母亲的眼中都是充满了怜爱与欢喜。为了她的女儿,这个如同婴儿般的30多岁的智障女人后半生能够有所依托,母亲用自己手中仅有的那点筹码-一套老房子、微博的退休工资绑架了一个年轻的男人,让他取了自己的女儿。当她发现这个“骗子”即便是榨干了她,得到了一个农村人在城市里梦寐以求的房子后也还是不会像她一般的去疼爱她的女儿后,她绝望了,但她还是做出了最后的挣扎,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他对她的愧疚,他对女儿的疼爱。
而这个原本以卖假药为生的骗子,虽然后来看似“改邪归正”,却为了房子,为了自己的偷生,演了一出好戏骗了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爱。他怎么会对她好呢,他从未把她当做一个正常的人来看,一个可怜的人来看。他演的可怜巴巴好像是因为这个可怜母亲的步步紧逼,把他逼到了一个黑暗的角落,
难道不是因为他的懦弱,不是因为他的贪念。明明不能兑现对这位母亲的承诺,却一次又一次的去骗别人,骗自己。让这个可怜的母亲以为是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到头来还是被这个自己不相信是骗子的骗子给骗了!
第三个故事《抚摸》是所有故事里面我觉得最昏暗,最不舒服的。一个小女孩儿从小就接受了父母被车撞死,寄宿在姑妈家里被姑父性侵的生活...而真正可悲的、可怕的却是只有当她被姑父“抚摸”的时候她才找到了存在感,找到了与这个世界的联系。羞耻感从小就伴随着自己,她恨这样的自己,恨那种抚摸的感觉在身上蔓延着、缠绕着。为了报复这样的自己,为了忘却这样的自己尤其是忘却自己的身体,她让自己像荡妇一样缠着那个让他与世界能产生联系的男人。用一种抚摸去掩盖另一种抚摸,直到最后她主动去向院长献身,她要彻底的把自己释放了,既然不能挽回,那就干脆毁灭自己。很难去善待自己,是因为无法原谅这个世界对自己的伤害。
《柳僧》是所有故事中我觉得最生活的一个故事,一个婚姻不幸的女儿,一个一辈子都没有得到爱的母亲,踏上了最后一次的回乡之旅。这个故事里的女儿是让我很厌恶的一个人物,对母亲的不理解,自己的虚荣让她与母亲的关系总是陷入紧张与冲突之中。但她还是心疼母亲的,要不也不会带着母亲“衣锦还乡”。母女俩的这次衣锦还乡更是莫大的讽刺,母亲为了让乡里的人感受到自己是在城里过上等生活的人,化妆,整头,带着一生唯一一次去九寨沟旅游的相片,去向乡亲们炫耀自己的生活。这种炫耀并不过分,多少背井离乡的人回到家的那一天都想让自己的邻里街坊看出自己好像高人一等。可是让母亲没想到的是“贫穷”是多么的可怕,它让人们忘记了“亲”忘记了”情“,你在跟别人忆往昔种种,别人却在盘算着从你身上榨出些什么。直到最后母亲惨死在自己的”初恋“手下时,
才知道自己一直幻想着的那个人,早已是物是人非。很多美好,很多怀念,只是你自己保留下来的......与时间无关,与真相无关。
孙频写的《疼》感觉是一种“疼痛”文学,疼的极致,没有一点转圜,
没有一点阳光洒进来。
所有的人物很难有让人喜欢的,他们都不温暖;所有的情节都没有最终被拉入完满的大结局,而是更深的深渊。读完后人有些昏沉,有些郁闷,但是不是这样才是更贴近人性、贴近生活的真实,或许是的,起码她没有一种可笑的乐观。
赞 评论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