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发现名画之美:梵高》读后感800字
梵高,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死后身价上亿,生前坎坷潦倒。弟弟提奥是他唯一的精神和金钱支柱。
梵高对艺术充满热爱,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油画中明亮的色彩、扭曲的线条,记录了他生命的活力,以及在疯狂沉沦中的挣扎。
在梵高短短十年(1880~1890)的画家生涯中,1886年是他走向成功的转折之年。他早期的绘画色彩厚重,色调深沉。1886年前后,梵高接触并迷上了日本浮世绘;他在巴黎结识了印象派的主要成员,并与高更成为朋友。这两件事促使梵高走向成熟。1888年,到阿尔后,梵高开始摆脱印象主义的影响,吸收了日本浮世绘的精髓,画面充满了浓烈、绚烂的色彩,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迎来了一生中最辉煌的创作时期。
黄色,太阳️的颜色,象征着光明、生命、激情。梵高狂热的心中,满满吸收着太阳的光,热烈的金黄,怒放的线条,在他的画里,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更是带有原始欲望的生命体,激烈、狂野、勃勃生机。这种生命力支撑着梵高,让他在孤独境地里坚持。
最后的作品《麦田群鸦》,翻滚的乌云、骚动的麦田和“仓皇逃离”的乌鸦,画中弥漫的痛苦和绝望,让人心疼。
星月交辉,星河流转,光明与黑暗扭曲在一起。《星空》,夸张变形、充满震撼力,旋转的星云犹如涌动、动荡的激流,反映出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狂的幻觉世界。时而发作的精神病,使梵高的思想处于纠结不安之中,渴望在黑暗中寻找明亮。清晰和混沌的循环带来的折磨和痛苦,在漩涡状的、仿佛要吞噬一切的星空中展露无遗,让人过目不忘。
梵高的世界,心中躁动不安、情绪无处发泄,他的画便是他异常紧张热烈的情感,麦田、天空,同他心里狂暴的情感像波浪一样起伏。但《夜间咖啡馆-室外》、《收获景象》、《罗恩河的夜空》,一片宁静、祥和,如果时光能够停留在这一刻,该是一种怎样的美好。幸运还有这样的梵高、更喜欢这样的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