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全集)》读后感1300字
为什么说读懂了贾母就等于读懂了《红楼梦》?原来是曹雪芹安排的
文/爱豆谈文史
相信读过《红楼梦》的人都有一个错觉,那就是读了跟没读一样,其实在这本书中,只有将贾母读透,才能有读懂《红楼梦》的可能。大家都知道曹雪芹在写这本书时,是把贾家当做主体的,其中当家的贾母更是他特别注重的人物。很多人以为贾母就是一个习惯享受的富家老人,那就错了,如果将整个贾家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贾母的位置就是那深入土壤的树根,把整个贾家都紧紧的攒到一起。
在那个年代,女子是没有任何地位的,更别说花钱让女子去读书了,而贾母却一股脑的培养元春,让其凭着才德入宫为女官,后来更是加封为妃;她让迎春离开了无情的邢夫人,鼓励她去上学,让迎春真正的迎来了春天;她让探春离开了腹黑的赵姨娘,一步步的培养成了一代女强人;她让惜春离开了黑暗的家,否则惜春肯定也会成为下一个贾珍。
在她的教导下,元春成为了皇帝宠幸的妃子,为贾家保驾护航;探春变得精明志高,还提出了大观园的承包制,可谓是贾家历史中的一处可取之处;迎春惜春更是活出了自己的春天,避开了那个时代的悲剧。所以说贾母培养女子的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十分超前的,否则像夏金桂这样的悲惨女子又得多出几个,其实贾母还有一个最让我敬佩的一点,那就是从不麻烦小辈,在当时一个女人只有熬成婆婆这一生才算是真正的出头,基本上那时候的婆媳天生就是敌人,整天双方斗智斗勇,婆婆更是想方设法的去为难儿媳妇,所以贾母在处理婆媳关系的手段还是很值得敬佩的,而且她对小辈更是极为宠爱。
像邢夫人王夫人这两个儿媳妇,要是在别人家估计都可能被休掉,毕竟没有婆婆会喜欢一个不会说话的,黑心肠的儿媳妇,但是贾母却十分的体恤她们,不断地包容。按理说那时的儿媳妇整天的工作就是照顾好婆婆,但是贾母却一直避免给她们添加麻烦,有些时候怕他们麻烦,有些事情都不去通知他们,即使有事情也会让她们提前离场,让她们回去休息。
贾母对她的孙媳妇更是好得不得了。她的大孙媳妇年轻就守寡了,贾母考虑到她的困难,不但将她的月钱提高到跟自己一样,还让她在年终拿大份的分红,更是不要她来伺候自己。有一次贾母去大观园,正好她要去伺候,贾母直接就说你要是来伺候我,我就直接走了,就当我没来过就好了,可见他对她的大孙媳妇还是不错的。
贾母对他的另一个孙媳妇王熙凤更是疼爱有加,有一次王熙凤相公拖贾母的贴身丫头将贾母的首饰拿出来变卖周转,贾母知道后没有生气,更是假装不知道,实则是想借他的手帮王熙凤渡过难关。这要是换作一般的婆婆估计又是一场大战。在那个年代试问有几人能做到想贾母这样呢,所以说贾母的最大的智慧就是善良,心胸宽广了。而且贾母还做了很多的善事,也算是为贾家积德了。
综上所述,贾母看似只会享福,实则暗含大智慧,一个大家族就是靠着贾母才凝聚起来的,所以在她活着的时候,贾家还是十分的安稳的,不过贾母一死,整个贾家就直接瘫痪了,贾家没有了贾母是万万不能的。
贾母虽是一名女子,却用她的智慧无形的守护了一个家族,不得不令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