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小丑之花》读后感_1100字

《小丑之花》读后感1100字

《小丑之花》 [日] 太宰治
其实我不得不承认,整个四月我都过得非常糟糕,在疾病和家事的侵扰下,我似乎要把自己化为一棵长在沙漠里的仙人掌。倍感压力之时,也曾胡乱思索过些永远不会有答案的问题,比如生而为人,终日的忙碌到底为何,又或是世人皆苦,但到底又什么才是苦痛的源头。或也是因此,我终究还是读起了太宰治。从前也曾多次提起,我是一直在逃避太宰治的作品的,那种最轻描淡写的绝望,或许才是更容易被我敏感的神经所捕捉的。又或者,我隐隐害怕是,最后我发现,我是懂得他的,一个人若是懂得另一个人的期盼与绝望,是幸运却也是一种不幸。
在太宰治的作品中,总是能够看到他本人的一些影子。就像是第一个故事里,主人公与一位女士相约殉情,自己却意外被救起,可主人公也并不是由于深深地爱慕着对方,所以这让这个关于殉情的故事,似乎也不似传说故事里那般可歌可泣。主人公亦非没有亲人朋友,或远离欢声笑语,只是彼此之间,却好似竖起了某种天然的屏障,每次一的融合似乎都包含了某种伪装。而那不是由于三观不一,也不是因为情感寡淡,好像彼此生来便非生在同一个世界。而在故事的最后,主人公再次对照料他的护士产生了强烈的好感,可两个人的关系又终究带了些不过如此的意思。但一切让人绝望的部分也非上述种种,反而是这种人生和情感上的“寡淡”,主人公本人是格外明了的。可这种种的所谓的不在意,又仿佛是来自于太过在意,在不能与绝对的美和善相遇时,其他的一切似乎也都只能被这样淡淡地接纳。
不知为何,我也会想起《局外人》。似乎人世间的悲欢喜乐早已被定了型,倘若有人不曾按照既定的规则去行进,就像是触及了某种“不被原谅”。当然,太宰治笔下的“自己们”又不完全是如此的,似乎他们又总是带着些迷茫,仿佛像是无法确定究竟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些什么。偏我又任性地心觉,那并非是不知所待,而是太过了解自己心中期待的完美景色,反而这世间的一切就成了不过尔尔,也或对自己产生了高度的质疑和否定。当人确定下他永恒的不可得或生而无意义时,他似乎就会开始认命。而后,苟且一生,又或结束这完蛋的一生。
回想作者本人,也是多次选择自杀,并且也会选择与人共同赴死。有人说,太宰治的人生或文字,像极了我们人生里最消极的那一面。可又心觉,他像极了人们在某个深夜慨叹时,期待已久的同类。人活一世,也许最无法去评价对错的,便是关于一个人的生与死。肯定与否定,都像是带有了某种不尊重。也想着,或许许某个夜色里,再迷茫孤独的人,心里也曾盛开过最美艳的花。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