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日本新中产阶级》读后感_1600字

《日本新中产阶级》读后感1600字

花了十几个小时,一周的时间看完了这本《日本新中产阶级》,作者傅高义是一名美国犹太人,是一名哈佛教授,也是一名社会学家,同时也是日本研究专家,以上个世纪日本五六十年代的中产阶级为背景,来反映战后的日本为何会快速的崛起。
作者以工薪族(为大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的职员为工薪族,普遍收入较高,工作稳定)为切入点,描述了这些家庭的日常生活,他们如何抚育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政府,又如何适应经济的变动。经过深入的研究,作者发现日本的成功与所谓国民性或勤劳、克己等传统美德无关,而得益于其独特的组织能力、措施和精心计划。
男人赚钱养家,女人为全职家庭主妇,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考试。丈夫终身服务于一家公司,收入可观,工作稳定,社交圈就是常年累月在一起的同事。妻子的活动范围则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学生的出路就是入学考试。
孩子的出路是入学考试,称作‘考试地狱’。在日本没有什么单个事情,或许婚姻除外,能够像入学考试那样决定一个年轻人的命运,也没有什么(包括婚姻在内)需要如此常年的规划和艰苦的努力。由于所有的大学、高中以及部分私立高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都以入学考试来筛选掉大部分申请者,同时这些考试向所有人开放,竞争非常激烈。进入一家成功的企业意味着终生无忧,这样的大企业往往都是从一流好大学招聘,而进入一所好的大学,必须通过入学考试,要想考人好的大学,必须接受好的训练,要想接受好的训练,必须通过优秀高中的入学考试。成功最终不取决于智商,也不取决于学校的成绩记录,更不取决于老师的推荐,而是取决于入学考试。日本公司最重视年轻人的就是忠诚、能力和耐力。日本的考试制度更能培养年轻人的能力和耐力。而母亲要教育孩子从考入好的幼儿园开始,辅导孩子考入好的小学,引导孩子考入好的中学,督促和帮助孩子考入好的高中和大学,家中所有的一切都要为考试让步,孩子的成功也是母亲和老师的成功。日本的教育制度要求学生不允许中断学业,如果断了,那以后进入精英的机会基本不可能了。在日本那个年代,一个人获得保障和社会流动的机会被强力挤压到整个人生中非常短暂的时期,许多人清晰的认识到,普通人要想出人头地,最方便的途径就是考入名牌大学。家庭和学校全力为学生考试保驾护航,家庭中母亲的投入不比学生少,甚至压力还要比学生大,母亲渴望孩子成功除了为孩子着想外,更多的也是为自己,家长会学习好的孩子母亲地位就高,孩子的表现决定了母亲的地位。日本文省部为了让日本的学生能够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学生比肩而立,为学生的表现设立了严格的标准。把学生考试的压力转嫁给学校,而老师又把压力转嫁给家长。对老师而言,下了班也要回家工作,校长有权要求老师随时汇报工作,即便是在假期,老师也应该到学校两至三次,评价孩子们作业进程,并承担监督孩子们的暑期活动的工作。既想要获得上司肯定,又很看重自己对学生的未来所负有的责任,老师们自然会为,保证孩子们的成功尽其所能。必然意味着教师会建议母亲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同时牺牲一切干扰学习的活动。日本的考试制度把勤奋和学习灌输给年轻人令他们忙于备考而无暇犯错,以此消耗他们青春期的经历,并赢得他们的尊重和顺服。
本书除了教育孩子考试成才外,还重点讲了工薪族的职场,家庭,社区,丈夫在公司和家庭中扮演着什么角色,妻子在家庭和社区中角色,孩子在家庭中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后面作者追踪六个家庭三十年后的变化,看日本中产阶级工薪族的变化,看日本社会的变化。
这本书可以说包罗万象,学习,考试,生活,职场,经济,社会秩序等无所不含,关于个人能力提升,尤其日本妇女的情商很高,处理各种关系,很多都有借鉴意义。日本是一个很极端的民族,好的方面可以借鉴,我国以后进入发达国家之列后,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个人应怎样顺应时代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读史明志,知古鉴今,一星期一本好书,《日本新中产阶级》推荐给大家。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