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妈妈离婚记》读后感_1600字

《妈妈离婚记》读后感1600字

生活,生下来,活下去。
家庭、工作、休憩;亲人、好友、伴侣,似乎是平凡你我生命中的全部。或许你曾心系执力改天下、也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可是到了后来,所有的雄心壮志、满腔热情都变成了成长的学费,抵消在了生活的打磨和历练之中。而这时,所有的前进动力要么是亲近之人的期望,要么是自己想要亲近之人过得更好愿景。
曾经我们一直被教育要做一个良善之人,苦应吞、恨应忍、难应熬;却从来不曾想,日新月异后的现在,早已不是谦谦君子温如玉、亭亭女儿美且贤,就可以构架美满家庭和过上幸福日子。所以常常有人慨叹,为何两者都是好人,奈何就是互看不顺、过不下去。
《妈妈离婚记》也是这样。
小五(徐夏)家是这样:妈妈卢月贤惠温柔,典型地良妻之选;爸爸徐建国洁身自好、也算顾家之人;女儿徐夏亦是野蛮生长、活泼俏皮。本是美满幸福的三口之家,却在兜兜转转、却拒还离中,生生弄丢了对方。是妈妈错了吗?怎么可以,卢月忍气吞声二十余载、还要怎样?是爸爸错了吗?不太忍心,没有人多加要求让他改变自己;是女儿错了吗?小五也还是个孩子啊,她已然很好。那么谁错了?
谁都没错。谁都有错。
要是卢月不曾未婚先孕,要是卢月可以多与丈夫沟通,甚至是吵架闹别扭发脾气,而不是选择一忍再忍,那么会不会有不同结局?要是徐建国不那么任性,不那么恶言恶语随心所欲,可以懂妻子、甚至只是体谅体谅妻子,会不会就没有那么无力?要是小五坚定一点,要么只护爸爸、要么只爱妈妈,会不会就没有那么多的波折?就好比她自己的感情一样,徘徊在秦朝和毛峰之间,无从取舍,差点既失恋人又丢挚友。
可是没有这些假设,事情仍就这么纠结扭曲地演变成了事实。因为,这才是人性。
恬静优雅的妈妈懦弱犹豫,咋咋呼呼的爸爸神经大条,儒雅绅士的毛岩松固执正经,美丽气盛的卓俊君小孩心性。还有小五,那个毒舌咋呼似小强地姑娘,在自己情感泥淖中尚且挣扎扑腾的假强大“女汉子”,还没缓过气来,又陷入了父母婚姻的漩涡和儿时蓝颜的情感纠葛里。她左右摇摆前瞻后顾,她嬉笑怒骂叽叽喳喳,她有错吗?或许吧。可是小五于我而言,更多的,绝对是心疼。
我也心疼张晓婉。娇娇弱弱却生生为小五撑起一个温暖小窝,嘻嘻哈哈不动声色地为小五和毛毛铺路,甚至自觉不自觉地改变自己的择偶标准。而最后还是远离家乡三千里,只为闺蜜一份情。还有惹人疼的大男孩毛峰,就像一个高大却不伤人萨摩耶,一直默默守护在小五左右。爱得深刻而又不张扬。
《妈妈离婚记》这本小说让我动容的是还算真实。虽然偶有工笔、但是瑕不掩瑜。里面的每个人都鲜明又矛盾。
比如毛岩松。看书到番外时,看见很多书友评论说,感觉这个儒雅男神的形象已经崩塌了,活脱脱是个渣男。可是我不觉得,我恰巧觉得这才是其人性所在。就跟鲁迅先生评《三国》“状诸葛多智而近妖”一样,要是一直描绘一个情深似海、从容克制、沉稳睿智,这个男人也就没有了烟火气,无疑拉开了和卢月的距离。只是在中途叙述卢月徐建国离婚导火线的那个电话时,那句推测而出的“我想你了”或者“你想我了没”,稍有不适。所以番外补充上一辈人的感情纠葛时,才会油然感慨,有一个懂你的伴侣有多重要!更确信,相爱着实不易。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漫长余生里的磕磕碰碰和矛盾纠结,都需要双方的智慧与宽容去化解。两个成年人的自由结合,是势均力敌相互成就,而非丝萝托乔木的依赖与期许。所以我不知道小五毛毛在一起结局几何,却相当秦朝的婚姻应该不会太幸福。
很多人说,衡量一段婚姻或者感情的标准是遇见更好的自己,可恋爱或结婚,从来都不应该是为了拯救自己的人生。变好可以是恋爱结婚的果,恋爱结婚却不能被指望成变好的因。感情,只不过是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而已。怎么可以指望用它来窃取更多的实际利益?
喜欢这本有泪有笑的小说,更喜欢在这本书中发散思维、释放生活触角的每一个可爱之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