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种孤独》读后感700字
“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或许这就是孤独的模样。
——题记
这是一部不给人带来一丝希望和光明的短篇小说集,讲述的是二战后五六十年代美国十一位小人物的孤独人生。
第一种孤独——过于刻意的善举会引来仇视,仇视者可恨也很可怜;
第二种孤独——相爱却不相知,你的悲,我的伤;
第三种孤独——尽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仍不会放弃坚守的原则;
第四种孤独——除了顺从命运,我别无选择;
第五种孤独——面具带久了,照镜子时我也分不清哪个是面具,哪个才是真实的脸。
第六种孤独——理想最好放在梦中,不然现实会击碎它。
第七种孤独——遭遇刻板乏味的人,我只想逃离;
第八种孤独——你不过是普通人,只能过庸常的生活,任何的努力都只是徒劳;
第九种孤独——你视他为友,他眼里你不过是打酱油的,而你却没有离开的勇气;
第十种孤独——无论你怎么挣扎都逃不脱过时的命运;
第十一种孤独——遇不到伯乐的千里马算不上千里马,你的命运不过是“骈死于槽枥之间”。
非畅销书作家理查德•耶茨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他创作的小说受到很多作家的拥趸,然而这一次的阅读体验于我而言并不美好,翻开每一个故事我都期待完美的结局,然而没有。耶茨在书中直白地剖析普通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从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耶茨打破了我们对未来的幻想,我们总是期待生活能有转机,然而“生活之路有时会意外地转个弯,给我们的并非惊喜,只是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