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很好玩的》读后感1100字
其实这本书的书评我已经写过两稿了。
第一稿是在读完全书后的第一时间写下的。在那篇文章中,我用尽一切能想到的理由,只为了论证书中的文字之所以能把生活写得如此好玩,是因为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享受着种种特殊待遇,专职游山玩水,不理柴米油盐的文化官僚。在他笔下每一处鲜活好玩的生活,都有着许多人默默的付出。读到书中关于泰山的文章,我瞬间联想到了《老残游记》中老残陪着山东巡抚同游泰山的场景,读到书中游历江南的见闻以及花鸟鱼虫的介绍,我又仿佛读到了《闲情记趣》和《浪游记快》中的沈三白。是的,书里的每篇文章都美得像画一样(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名丹青妙手),而文字背后透出的那股恬淡闲适的气氛,飘逸洒脱的神韵,简直就像嚼着槟郎吸着烟,让人飘飘欲仙了。舒服,太舒服了。这是能醉人的文章,然而,这不是真实的生活,至少不是普通人可以企及的生活,不是我的生活。有人说这是一种小资情调,不,小资是远没有资格憧憬这样好玩的生活的。大概只有体制内的士大夫阶层,放了闲职,才能写出如此清雅的文字。在那一稿中,我写下了这样的比喻:生活是一壶煮开的咖啡,当文学和艺术就像诱人的香气飘散在世间时,绝大多数默默无闻的人正在黑暗的深渊里翻滚煎熬。
写完后,我把稿子给老婆看,因为书是她推荐我读的。她看的时候一直皱着眉,看完后好久没啃声。我只好问她觉得怎样,她说你难道只会泼冷水吗?我语塞了,于是,只好把这本书放进“有待评论”的分组中,在脑海中重新构思起新的草稿来。
在想新书评的同时,我开始阅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巧合的是这篇小说是以主角大庭叶藏的视角来写的,而叶藏也是一位出身显赫、游手好闲的画家。然而叶藏笔下的生活完全是另一个世界。他吃着珍馐美馔却食不知味,他流连于青楼妓馆,为了寻求刺激参加地下组织,却丝毫不觉得“好玩”。作为一位画家,他的札记中几乎看不到有关颜色的描写,相比之下,汪老的每一篇文章是那么得鲜艳活泼,栩栩如生。我发现优越的生活并不一定是好玩的生活,上层社会中照样有人过着寻死觅活的生活。于是,我尝试着从积极的角度去写汪老的书评。我写了一些说他乐观豁达的文字,我说他经历了抗战,熬过了文革,作为一个人生赢家,在晚年说“生活是好玩的”,就像苏轼的那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是,渐渐地,我写不下去了。因为这并不是我的真心话,我实在没有到达那样的境界。
经历了两次失败,我实在不想再另起炉灶了。但我也不想让之前的努力就此作罢,于是我把前两稿的内容编在一起,便有了这篇充满矛盾的书评。也许矛盾正是生活的真谛。生活永远是那个生活,有趣是各人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