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对每一个人,每一个时代而言,都具有同样的意义。昨日的叛逆,会渐渐演出成今日的正统,继而又“供养”成明日经典。所不同的是,点燃的光芒将渐渐地烧成了灰烬,而人们则越来越少追究光芒之被点燃的起源。”
“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这个正在生成中的、崭新的世界,一定还藏着我们未尚知晓的答案,也许最好的尚未来临,也许在繁荣生成的时候,腐烂已经开始。”
激荡三十年下拖了好久才看完,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总会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在08年,09年它刚刚被写完的时候去读呢?可是仔细思考一下,那时候我才十六七岁,读过的书除了《读者》、《青年文摘》之类的或许用一只手都能数完。另外那个时候我没听过吴仁宝、鲁冠球、柳传志、张瑞敏(这个好像听过了,写作文的时候会引用他砸冰箱事件的经典案例、细节决定成败的金典语录)、年广久、刘家兄弟、王石、牟其中、宗庆后、任正非、史玉柱、马云......不一一列举了。
虽是财经作家写的作品,却不害怕其中会枯燥无味,因为企业的发展诞生了丰富多彩的产品,而产品的迭代有记录了老百姓的生活,“年广久和傻子瓜子的故事”“宗庆后和娃哈哈的故事”“李经纬和健力宝故事”“马胜利和造纸厂的故事”......太多的故事都令我记忆深刻。书中我还知道了肯德基是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快餐企业,瑞士的雷达手表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中国市场做广告的品牌。看到了美加净这个民族护肤企业如何被收购后奄奄一息又活了过来,促使我去超市买护手霜就想买这个。看到了SK-II在几十年前就因为重金属超标推出中国市场(那会儿它还不贵),也很纳闷儿现如今是如何又取得了中国消费者青睐,因为它现在叫神仙水吗?还是因为它贵呢......
时间的朋友、思想跨年、预见2018,我都看了,养分浓烈干燥,不好吸收,因为自己现在还是一粒干枯的种子,尚未发芽,何以成长?或者说这里种子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土壤......希望这一天不要太远!
吴晓波的节目我关注了大概两年了,是一个得了痛风的年轻胖子推荐给我的,不知道他现在是否还看呢?《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也面世了,我应该会继续追随~
激荡三十年(下卷)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这个正在生成中的、崭新的世界,一定还藏着我们未尚知晓的答案,也许最好的尚未来临,也许在繁荣生成的时候,腐烂已经开始。
尽管有着种种的抱怨、失落和焦虑,但是,过了很多年后,我们也许仍然要说,那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它允许新的可能性发生。
摘自《激荡三十年》下卷
三十年不长不短,却是中国走向复兴值得记录的一段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建设这个历经沧桑的伟大而古老的国家。邓的抓大放小,“不评论”,“等等看”摸着石头过河,朱镕基继承邓的思想,坚定的带领着新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从凤阳小岗村的联产承包到蛇口试点,从年广九、温州八大王到柳传志、刘永好,无数个值得记录的事件和人物在吴晓波的笔下一一展现给了读者。
这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这是一段值得记录的历史,改革的每一步都走的艰难,从国家领导和专家学者到全国人民都不确定该如何走,怎么改,如何改。可以说中国的改革没有先例可循,从改革开始中国经济始终以高速增长,让世界惊叹。这三十年是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认识中国的三十年,中国以她巨大的经济体量和巨大的国内市场,越来越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
在这三十年里,中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世界资源。下一步的中国将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以量取胜到以品质取胜。改革也將逐步向深水区迈进。相信我们这个国家会一步步走向复兴!
激荡三十年(下卷)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看晚上下卷,不愧是激荡三十年,30年,是世界经济风云变换下中国经济逆袭的过程,这中间,有国家资本的沉沦,绞杀,垄断,有外国资本的觊觎,偷袭,融合与套现,更有民营资本苦苦求生,不断穿上组织外衣以求合法合规,又试图不断脱下组织外衣以求应有产权的痛苦变迁,在姓资姓社的争论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经济,在摸着石头中发展起来的开放大局,都给了这中间所有的角色充分的表现机会,和博弈机会,永远改变不了的,是放和管,管什么,怎么管的命题。沉浮在其中的所有的人和事令人唏嘘不已,一些人放弃了本性,一些人逐渐找到了企业家之路,一些人无辜埋入时代的漩涡,一些人成为时代的牺牲品,财富瞬息万变,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大戏不断上演又落幕,不到最后一刻,不知是英雄还是狗熊。唯有互联网,以一个新的纬度出现,穿透了国家体制,才得以横空出世,这本书,既是历史,又是报告文学,从中国发展的进程看这30年,又是一部史诗。短短数言,难以穷尽所有,值得深读,并对里面提到的相关大师的作品可以深读,包括德鲁克,哈耶克,周其仁,林毅夫,奈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