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十六大读书赏析(3)篇

三十六大
作者:冯唐
《三十六大》计36封公开信,每一篇的标题都以“大”字开头,故称“三十六大”:写给唯一的外甥、小师弟、90后、韩寒以及广大文艺男女青年同志们;也致司马迁、马拉多纳、唐玄奘并梁思成;甚至也写给自己的公文包。在这部作品里,冯唐就世间有所感悟的人、事、物们,谈论四十不惑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传授 “金线”之上的俗世生活。
三十六大读书赏析 第(1)篇

三十六大[微笑]冯唐[骷髅]撇开心灵,肉体如何在路上,倒是有些心得,和各位分享。第一注意,水。在路上,少吃一些问题不大,但是一定要多喝水,多喝热水。少着急,多喝水,多休息。 第二注意,火。 第三注意,木。人如草木,在路上的时候,往往动摇了根本,比平时脆弱。注意防风。随身包里放个羊绒瓜皮帽,在飞机上睡觉时戴上。春夏两季,拉杆箱里带件纯棉的长袖,秋冬两季,带件纯羊绒的长袖,最好高领,最好连着帽子,上飞机穿上。热水泡个脚,做做肢体伸展运动,念念诗,念念经,困了就睡。第四注意,土。走路看路。第五注意,金。把钱包放在公文包里比较深的位置,拉好拉链。遥祝路上安稳,神鬼不侵。

希望这种教育系统出来的学生以及你那时候多数活着的人,在各自不同的状态下崇尚某些共同的东西:能在生活上和精神上自由自信、自给自足,不多不少、独立思考,己所不欲,不施于人,己所欲,也要和别人商量之后再施于人;熟练掌握小学应用题,能用至少一种外语交流,会背几十首《诗经》和唐诗,认识几十种动植物,去过十来个国家,知道人体基本结构和男女之间的基本差别;除了打电子游戏,也上街架;不打瞎子,不骂哑巴,不随地吐痰,不把嚼完的口香糖趁人不注意贴在桌椅底面,不用公器谋私利;有信仰自由,但是远离狭隘,不仅仅是屈尊而就的包容,而是对于他人和异端和未知抱有足够的尊重和敬畏,不因为自己所长而贬低别人;有享受简单快乐的能力:一块糖,一杯冰啤酒,一个拥抱,一首诗歌,一个空闲的和家人在一起的夜晚。

 子不语”三部曲后两部的故事线也已写好,收录在这个集子里,一个叫《天下卵》,关于权力;一个叫《安阳》,关于灵异。《天下卵》的故事梗概是被高晓松拉到丽都啤酒屋神侃两次侃出来的,高晓松要拍成电影,我说好。我说要写成小说,他说好。第二类是单独的短篇小说,多数发表在《时尚先生》和《时尚芭莎》马上开始写下一本书,戏作一个长篇言情小说,写:相悦、纠缠、痴迷、贪恋、嗔怒、欢悦、蚀骨、淡漠、璀璨、幻灭。给你起了一个名字,叫《不叫》。

 进入四十岁之后,有时戴着眼镜也看不清文件和电脑屏幕,仔细擦镜片似乎也没用,我感觉眼睛可能开始花了。头发和鼻毛也在一两年前开始见白。开会坐一天也有些坐不住了,一根脊柱似乎牵着很多酸痛。酒量变得不稳定,但是喝酒之后,睡眠变得非常稳定的差,在酒劲儿打击下昏然睡去,早上三四点醒来,窗外月亮比路灯亮。写东西还算顺,似乎给中文最大的贡献已经做完了,似乎还有心气再探探中文表达的极限在哪里,但是写多了背痛很厉害,常常幻想把胳膊、肩、背、腰卸下来,拆散,晒晒太阳,上上机油,再重新组装上。你有全部资源可以享受生活,享受我没有机会享受的生活:适度锻炼,各处走走、住住,睡到自然醒,看看闲书,种点花草,陪老爸老妈坐坐,晒晒太阳,学门无用的手艺,弹弹吉他,打打电子游戏。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难易存乎一心。

每个真正的作家都躲不开的问题:我为什么写作?这个问题,孔丘答过,拜伦答过,乔治·奥威尔答过,劳伦斯答过,亨利·米勒答过,海明威答过,库尔特·冯尼格答过,王小波答过。人有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作家有审美观、道德观、正义观、写作观,无可奈何花落去,躲也躲不开。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条金线到底是什么?西方人有《小说的五十课》,中国人有《文心雕龙》,这些大部头文论都构建了相当复杂的标准体系。简洁的版本也有,西方人有个好文章的6C标准,用了六个形容词:Concise,Clear,Complete,Consistent,Correct,Colorful(简约,清澈,完整,一致,正确,生动)。更简单地说,表达的内容要能冲击愚昧狭隘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探寻人性的各种幽微之火,表达的形式要能陈言务去,挑战语言表达能力和效率的极限。

◆ 跋:我读冯唐[太阳]中国人写文章有两千年历史,但不论讲文章的《文心雕龙》还是讲文字的《说文解字》,可都和文学没有半毛钱关系。孔子口述《论语》算哲学暨社会学暨法学暨经济学暨成功学大作,《史记》是历史书,《梦溪笔谈》是科学书,《资治通鉴》是政治书。这些东西统称“文章”,而所有识字的人统称“士”、“儒”、“先生”。西方自两千三百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就开始分类,所以科学和文艺兴盛。中国人则迄今搞不清楚作家和文人、知识分子、诗人原本就是不同的。简单地说,文学就等于小说。小说就等于用文字编故事的手艺。小说是虚构艺术,英文里fiction原意就是“假的”。写小说的人就是作家。我想,这时候,如果我伸出食指去接触她的指尖,就会看见闪电;如果吐一口唾沫,地上就会长出七色花;如果横刀立马,就地野合。她会怀上孔子。” 正是靠着这些文字和趣味上的手艺,冯唐成功地销售了那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故事们。冯唐原来是个自知的人。他承认,“历史不容篡改,即使知道自己原来是个混蛋自恋狂。”他清晰地解析自己,“《在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的时候,小男孩对女性只有幻想,没有感情……在《万物生长》的时候,只有感情,没有故事。少年人的将来太遥远,过去还不够久远,过去和将来的意义都还想不清晰。一切飘忽不定,插不进去,使不上力气,下不成雨……在《北京,北京》里,有感情有故事有权衡有野心,年轻人带着肚子里的书、脑子里的野心、胯下的阳具和心里的姑娘,想去寻找能让他们安身立命的位置和能让他们宁神定性的老婆。但是年轻人没了幻想,一不小心就俗了。”冯唐用三本小说疏导了他淤积在整个青少年时期的经历和幻想,消化了他积攒下来的二十一本日记和四百五十封书信——这些东西是一个写作者最初的财富,却是一个伟大写作者最终的羁绊。冯唐写完了自己十四岁的启蒙、十八岁的叛逆、二十五岁的荒唐、三十岁的迷茫,终于把自己清空了。他在2007年4月的这篇后记末尾说,“我继续被时间这个东西困扰。《北京,北京》之后,会试着写历史,进入虚构之境。”

《三十六大》里写给学弟、小外甥的文章都诚恳,大有用,可流传,出了这本书,冯唐也算青年导师了。

三十六大读书赏析 第(2)篇

致冯唐:
见信如晤。
第一次认识你是在王勃的滕王阁序,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不过此冯唐非彼冯唐。
看完了你的三十六大,对全书的评价就是三个字:真敢说。别人不敢说的你说了,别人敢说的你说的更狠,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厚脸皮的老流氓的笑脸,我就是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的样子,无不让人气的牙痒痒的。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你这么高调,不怕挨打吗?所以看完书之后百度了你,北京协和医学博士,麦肯锡合伙人,华润医疗CEO等等,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我想,也许你是不需要靠写作吃饭才这么敢说吧,但我还是佩服你的真实,不做作,因为现在社会太多的虚伪了,也羡慕你的自由,不像我,每天要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语,对待同事、领导、客户时要字字斟酌,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把脑细胞都耗死在这里了,就没精力去写自己想写的了。
  我发现我有个和你同样的爱好,喜欢中国古典文学,我看《大学》,读《论语》,欣赏唐诗宋词,越来越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可惜我资质平庸,只能略懂皮毛,不像你能够融汇贯通,信手捏来,不过我并不自卑,我不用和别人比,我只和过去的自己比。古人说读书有三味: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它们像一条清流一样洗刷我污浊的大脑。让我感受到了一丝清明,你会有这种感觉吗?
我打算过几天去看看你最火的禁书《不二》,听说都不能在内地出版,如果我买不到正版就只能找其它办法了,希望你不要怪我。
余不一一。

三十六大读书赏析 第(3)篇

零碎翻完这本书,个人觉得没《活着活着就老了》来得好。一贯的唐氏风格,幽默有趣带着点儿颜色,虽然很淡,但不得不说,稍带颜色的文字,果然看起来比较爽。冯唐的小说杂文诗歌全看了,也算是忠实的粉丝之一了。其实看冯唐,主要在不累,他说自己不善讲道理,这个骗子,果然不要脸。道理讲得头头是道,明明摆摆地摊着给你看,看完还得对他道声好。也是,的确挺好。道理往往枯燥,而老天爷赏饭吃的冯唐拥有一项技能,就是把枯燥给整得有点味道。文中他提到王小波和李银河。王小波也好玩,也是个动动笔就能拉出一个火车皮的人。所以有趣的人都能互相吸引,无聊的人总在不断迷茫呐。当一个写字的人,多么浪漫的一种想法呐。无聊的时候可看看,至少,比喝那些乱七八糟不知有没毒的鸡汤来得好啦![呲牙][呲牙][呲牙]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