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高山上的小邮局
作者:安赫莱斯·多尼亚特
在西班牙山村波韦尼尔,萨拉是唯一的邮差。因为电子邮件的普及,人们渐渐不再写信,邮政总局打算关闭波韦尼尔邮局,将萨拉调到首府。萨拉的邻居,八十岁的老太太罗莎想出了一个方法,把萨拉留在波韦尼尔。她暗暗决定寄一封信,并让收信人也像她一样,给村里的人写信,创造一个匿名书信接龙。罗莎把信写给了失联多年的好友路易莎……凭借书信,他们渐渐看到自己和他人内心最善良美好的一面,并且不再孤独。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初见并不美好。

刚开始点开这本书,兴致缺缺,觉得又是一本用故事来吊胃口的累赘的书。似乎我连结局和情节都已想象好,关于理想,关于信念,或许还有亲情友情爱情。

看到一半,有点不想释手。

被里面的一些细节打动,给一个陌生人写信,与他分享你的生活琐事,你的快乐和烦恼。但不能写上寄信人,这样一个书信接龙原本是为了保住女邮差的工作,最后却像一股暖流,慢慢融化了那些冷漠的麻木的冰心人。那些迫于现实而不得不放弃梦想的年轻人,那些因为不幸而疲于生活的主妇,那些不曾感受被爱而心生绝望的孤独者,还有因为遭遇瓶颈而逃避厌世的有才华的人…信就像投入湖中的一块石头,打破了平静,重新圈成一片新的涟漪。

接近尾声,避无可避的落入大圆满的俗套,我却也还是为这样的结局庆幸:各取所需,达成所愿。真好。

结局也还是被我猜中,所有接龙的人因读书俱乐部而汇聚到一起,真相大白,邮差保住了工作,得到了幸福。而我之所以不因这样的结局而失望也许是因为,每个人内心深处(尤其是中国人)还是期待圆满的。还有另一个方面:我是真的真的很羡慕能以书会友,有那么一群可以讨论,可以分享的志友,有那么一个神圣的名字“读书俱乐部”。

爱书爱阅读的人,唯你不可辜负!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你怎么做呢?很简单,像我这样:写一封信。信的长短、写得好坏都不重要。然后你把信寄给村里另外一个人。即使你不认识他/她,也要和他/她分享一下你生活中的点滴。我们大家一起创建一个文字接龙,让它长达首府,坚固得让那里无人能够切断。”nn故事从这里开始。。。n通篇读下来,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大是大非,有的只是白云流水的静缓,心意相通的默契和换位思考的同理心。n我素来便偏爱书信,然书信很少,不多的几封也在柜子的最低端静静的躺着。n每天都在写日记,至今七年有余,无法阅读别人写给我的书信,那便挑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坐着摇椅,喝着清茶,阅读尘封已久写给自己的书信吧。n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我的日记里每一页都有你,然后等到我们垂垂老矣时,挑一个阳光的午后,或者阴天的黄昏,相对而坐,翻着故纸堆,回忆过往的点点滴滴,你夸我有才,我说你有趣。

高山上的小邮局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亲手写下的文字更有温度,纸张除了可以承载着你的感情,还可以承载着你的泪水。日记本上留下的泪痕,再一次翻开时,当时的心情多少都能体会。现在的信息传输地过快,有利也有弊。现在的我们很难体会到那种从邮递员哪里收到信时那种激动的,喜悦的心情,也体会不到把一封信看了又看的心情。我一直都有一个想法:给一位陌生人写一封信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但这个想法仅仅是一个想法,我也很好奇与期待,这个想法何时才能实现?我也好想有人给我寄一封信,不管是我的家人,亲朋好友,恋人还是素昧相识的陌生人,我一直都在期待……

下次值得纪念的日子,我都给你们写封邮件可好?不过我更期待我可以给你一个信封。

每读到书中的每一封信,我都读得格外认真,貌似我才是那些信的收信人。

手心与纸张的温度最让人心安。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