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以一年作为一章,将中国从1978年到1992这15年的政治走向和商业发展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其中有太多的故事,原来改革并不是改了就开始蓬勃发展的。而是呈现一个周期性的上升趋势的发展。我之前看过一个命题:是英雄创造时代,还是时代造就英雄?而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发现,这是一个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过程。不应该绝对化。就以毛泽东为例:在抗战时期,是时代造就英雄的因素更多。如果在和平年代,哪怕他再有才能,也无法取得他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地位。而到了文化大革命,就是英雄造就时代了。虽然说文化大革命是他一手造成的有些片面,还有四人帮在推波助澜。但没有他撑腰,他们根本做不了那么大的破坏力。而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无疑是造就时代的英雄。而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下,一个个创出商业奇迹的商业巨子就说被时代造就起来的英雄。所以很认同李笑来老师说的,人是会进化的物种。刚开始,你可能只是一只兔子,但是是可以进化的。等你进化到食物链顶端,就有了可以造就时代的力量。而我们取得进化的途径,唯有学习,成为更优秀的自己。由量变形成质变,就是进化的明证。当然,时代越是稳定,想推动时代变革就越难。只希望自己能把握住当下时代的英雄。
激荡三十年(上卷)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吴晓波的书总给人一种荡起回肠的感觉,他的书着重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事件的串联刻画出一个个商人本色。商业的核心是人通过资源整合,运作来获取效益,因此描述商业史,从人物描写再合适不过了。
1978-2008一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成长历程,充满传奇和英雄,也积累了血的教训,一步步使中国商业现代化的过程。这种记录性描述,生动活现了当时当地的商业发展。
上部从1978-1992年叙述了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不断向国外学习摸索,一直在艰难前行,这种种预示着中国企业会被动的跟随西方。只是伴随者,更进的角色。不过随着中国的商业环境逐渐成熟,这个伟大国度即将迎来互联网浪潮,中国的互联网人将在这一场商业变革中独领风骚,一下子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我很期待下部的故事。
激荡三十年(上卷)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本书大而全的为读者展示了改革开放后的十五年所经历的重要事件以及人物,易读而且有趣。这十五年中最不缺少的就是戏剧性的比变化,思想观念的禁锢成为摆在大家面前最严重的问题,佩服以邓小平为代表的改革派从一而终的坚持改革特别是坚持解放思想,总是在关键时刻及时表态,虽然经历过许多次重大失误,但是方向不会变也无法阻止改变。思想上逐渐解放以后,老百姓就会战战兢兢的开始想法,开始想要做点什么,而这时各式各样的人机缘巧合的被颂扬甚至是被打倒,羡慕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不一定成就什么,但是最少能够见证历史。虽然这一路走来磕磕绊绊差点弄成残疾,但是绝对是祖国求变的最为重要的一段时间,只有把自己内部的事情解决了,才能够有机会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