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纵观明朝至今历史有不变之规律:
1.斗争一刻也不会停止,正如时空一刻也不会消失一样。
2.历史总是乏味的重复,然而却推动了科技的飞跃。
3.天下和久必争,争久必和。和则昌盛,昌盛则欲强,欲强则争战,战久必高耗,高耗必屯养,屯养必国安,国安必和平,和则昌盛。如果没没有抵挡战久的实力,便成了侵略者的美,你将被吞掉。故科技强国为第一军事保障,而发展速率是超越之根本
4.永远没有无用的人,只有不会用人的领导。
5.好人会有点,猛人会有的,神人会有的,坏人也会有的,庸人也会有的,无敌的害群之马也会有的。
6.没有绝对的所有,只有相对的利益。
本来是校创需求而读,开始了也就没有停下,也不短,从中间切着读,不免成为一种累赘。
这本书主要讲了严世蕃倒台,权利依次辗转到徐阶,高拱,直到张居正,张居正改革风光一时和惨淡倒台,万历皇帝的勤劳与懒惰,戚继光等传奇人物的陆续死亡,以及最后的七年抗倭斗争。
作为一本路上读物,这本书读了十一个小时,后面一部分是上课时间狂补的,因为实在没有精力耗下去了。
当然有惊喜,划线部分都有记录,不完美却真实的张居正,历史的细节与f分不清真假额八卦,作者饱含热情的抒情,引用和总结等等,划线部分会在重新看一下的。
但是,对于张居正的描写,实在是白描加上抒情,细小的例子不多,也没有特别具体的描述,不够真实不够过瘾。战争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好读,不是精细不足,就是冗余拖沓。
整本书包括其他本我都陆续看过的,作者的叙事都有一种让人奇怪的感觉,一次激烈的叙述还好,多了却让人很不舒服。简而言之就是,感情到位文字内容也到位,但是语法语气不太对。
可是一个人能怀着无比热忱,用自己的脑子,用独属于自己的方式讲述二百多年的不为人称道的明朝历史。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这样的热爱,史实也讲究,语言也风趣,真是很棒啦。
明朝那些事儿5读书赏析 第(3)篇一样的从朝堂权谋到外交及战争,但朝堂权力之争与战场的得意失势不再像嘉靖时期联系那么紧密了。朝堂之上,各个阴谋家此起彼伏,高拱,徐阶,张居正都是实实在在的阴谋家,为权力之争,算尽天机,但也都是杰出的政治家,经纬之才,尤其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的改革,惠及万民。考成法即如今的考勤,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管理者喜欢,被管理者讨厌。
这个时期的文学也是百家争鸣,四大名著兴起,李时珍这样的奇才横空出世,“了解世界的黑暗与绝望却从不放弃,并以悲悯之心去关怀所有人。”明明可以月入上万,却偏偏看病不收钱,身体力行,尝便百草,写出《本草纲目》这样的巨著。还有海瑞这种出了名的清官,当门面榜样效果是相当的好,就是不能实用,水至清则无鱼。
书的后半段都是战争,原来除了曾经抗美援朝,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外,明朝还有一段长达七年的抗日援朝历史。这期间,天朝对火药的运用简直炉火纯青,火枪,火炮,火龙出水,各种发明改造证明中国发明火药不只是用来放烟花的,放烟花只是表现出天朝人民热爱和平。战场上的金戈铁马,尔虞我诈,火烧城楼还是很精彩的,打仗真的是要天时地利人和,不然放把火天就下雨谋划再好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