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捧在手里,根本读的停不下来的书
“三毛”印象最深的是儿时动画片里那个衣衫褴褛、留着三根刘海、四处奔走卖报的小男孩。而后,接触到三毛这个名字时便有着不言而喻的熟悉感。
其实,这是第二次读三毛的书,初读时跟着三毛感悟了沙漠生活的点点滴滴,那是她笔下《撒哈拉沙漠故事》带给人的感觉。
读完《撒哈拉沙漠故事》的时候,思考过自己为什么如此喜欢三毛的文字。或许不同于那个四处奔走的卖报男孩,三毛是哪个依仗自己心里想法,洒脱过活的人。“不过按部就班的生活,把一年真的活成了365天”这是三毛的生活,也是我羡慕和喜欢的缘由之一。
本来以为《撒哈拉沙漠故事》里三毛的任性洒脱已经足够让人羡慕,但再读《温柔的夜》时,那个《拾荒者》还是带给我莫大的感触,三毛说她喜欢捡拾,“那种你不知道下一秒会遇见什么的欣喜之感”。当然,拾荒者这个工作与身份在现在很多人看来,并不算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我真正佩服的是三毛那种洒脱的勇气。看一个公众号说,你是把一年活成了365天,还是只过了一天,剩下都在复制粘贴。扪心自问,太过的束缚并没有洒脱的活。当然,这其中并不仅仅是因为时间与金钱所导致,更多的是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就简单的拿旅游来说,每每提及旅游时,总是接着没钱没时间去推脱,但过了那段时间之后,其实钱也被花了,时间也并没有停下来等你,而旅游也被你自己否决了。但换个角度来说,真的去玩了,去看了,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或许旅行真的会耗时耗钱耗精力,但快乐与否,自己乐知其中便好。对于现在的我而言,也许一年活不成365天的样子,但我也绝不接受一年只活一天剩下的日子复制粘贴。
“是被迫接受,还是积极拥抱?”这是人对待事情时候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那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读了三毛笔下的《饺子大王》《赤足天使》突然开始反思自己,或许并不是三毛的生活有多么的跌宕起伏而是三毛在对待事情时候的那种积极的心态,带给她的是无穷的享受,因而笔下的文字也就显得异常有趣了。简单来说,包饺子、穿鞋…这些都是日常生活里最最平常的时候,但或许只是当自己设身处地的在这种环境干这些事情的时候只是去重复,而三毛则是积极拥抱,尽情享受。因此,并不是别人把生活过成了诗,只是或许自己不够积极,没有尽情享受而已。
既是生活,那便有好亦有坏。可敬的是三毛身上那股对待不好事情的隐忍与祥和。遇见莫里从起先的热情到而后的自责;去尼泊尔与荷西老板汉斯的坚持与争吵;坐在桌前纹丝不动的画石头,赋予它生命;面对乞讨者从起先的不顺眼到自责。这些都是生活的百态,但在三毛笔下却显得很不平凡。
平仄交错,人生才会丰富多彩,愿我们都可以把生活过成诗,用最大的享受去拥抱无限的未知!
温柔的夜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接连看了三毛的几本书,都是在写自己,有时候她对写自己这件事情感觉到羞愧,“除非太卑鄙得偏爱自己的人,才能无耻的写自己的事情”,最终她发现这是另自己快乐的事情,所以又提笔继续写了下来。
三毛遇到的人事交织在每一本书的故事里,她的生活碎片被串联了起来。读的越多就越发有意思。
喜欢黄昏到海边散步是因为适度的孤单是心灵上最释放的一刻;从小时候开始就有了拾荒的梦想,一双手变废为宝是三毛的生活态度;从吃了别人做的好吃的饺子,到自己变成饺子大王是不断努力和尝试的成果,只要肯总结,生活总会有希望的;
关于鞋子,舒服是首选,追求最本真的生命态度。写了国人外出旅游时的一些坏习惯,为了维护祖国的形象三毛也是痛心疾首;在异乡,为一座陌生的孤坟扫墓,只因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五月花,是写荷西被老板剥削的惨状,整个五月三毛都在想着带荷西离开一天要工作15小时并且有可能拿不到薪金的工作;有一段时间痴迷画石头,为了到海边捡石头差点丧命,最终自己画好的漂亮石头被偷被扔最终没有留下;
佣人玛利亚完全没有界限感,温柔的夜是愧疚自己对乞怜的人的怀疑,相逢何必曾相识是日本朋友需要帮助的时候自己没有在他身边。
每一个样子的三毛,看看她受着病灶折磨又旺盛的生命力,总能找到一些生活的灵感。
温柔的夜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读后感:看完这本书,我总在想,为什么会喜欢三毛,以前其实并没有特别认真去读完她全部作品。细细琢磨,大概是因为,在高中十几岁的女孩岁月里,三毛与荷西的撒哈拉爱情,太令人憧憬向往,而对此无比眷恋的喜欢。那时可还小,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异国他乡的陌生新奇感,对三毛笔下的沙漠生活充满探究的惊喜心情。所以喜欢这个女子,漫无边际地幻想。岁月静好,跟着时光慢慢长大,眼睛里看到了更多的生活故事,脑海里有了很多的价值判断,所以对记忆里三毛笔下的故事,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庆幸自己的成长,也刚好阅读了更多她的书籍,是的呢,天真浪漫的背后也有现实生活的无奈,这个令我不自觉地欣慰,也不明白为何有这种感觉,可能是觉得,这样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真实的三毛吧。他们的日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他们也需要谋生,他们也一样争吵,一样有病痛,这种感觉挺奇妙的,一种微妙地变化,在冲刷自己以往的记忆,在肯定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即使这是书,这是故事,但这些都是源于她真实生活的记录,只是文学功底对文字的驾驭能力高,同样的生活被她书写的感动人而已,所以呀,自己的认知是对的,但要做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呀,要看得懂看得多,但是眼睛里还要保留有天真可爱呀,要能看见美看见快乐看见幸福,眼睛美,发现美,这样的成长便有了意义,读三毛也才更有意义。嘻嘻,越发喜欢她了,小小的抱歉,还是无法记住全部的故事,我只能记得读书的感觉,记得一种感受。愿岁月静好,即使有艰难困苦,也能有乐观过活的态度。嗯对了,态度,终于点到了!用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忒重要了。三毛的处世态度,就是可学的。我喜欢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黄昏,冬天的阳光,和充满童趣的自己。这就是态度了。祝你快乐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