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狐狸男孩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狐狸男孩
作者:米拉·巴尔托克
本书的主人公,叫13号,是一只半人半狐狸的混血男孩,他只有一个耳朵,没有尾巴,非常害羞,几乎说不出完整的句子,他被囚禁在孤儿院里生活和工作,被高帽党统治,被院长打骂,被同类排挤,他没有自由,没有梦想,没有朋友,甚至被禁止听到音乐,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听懂了动物间的秘密语言,一切就此改变。
狐狸男孩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你这个奇迹小子,我们等你好久好久了”

 这应该是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话了,充满了爱和希望。这本书是我在书店被封面吸引然后找来看的。

整个故事概括来说就是小狐狸从一个地狱般的孤儿院逃出来,进入社会因为太单纯被欺骗,最后犯事去了更可怕的“阴暗镇”,发现了“毒疮小姐”的阴谋,拯救了音乐,明白了身世,大美满结局。

《狐狸男孩》里的社会虽然不同于现实世界,但也充斥着压迫 歧视和奴役。同样是人,却因为外貌的不同,受到区别对待。在现实社会中,虽说人人平等,但看不见的等级制度始终是存在的的,夸张来说就像《北京折叠》,有钱有势就能享受白天,无权无势就生存于黑夜。

其他比较有感触的是狐狸男孩在困境中总能碰见一些好的朋友,他在小可的帮助下逃出孤儿院,明白要勇敢地向希望前进。在不同的绝境中,痛苦却不向痛苦屈服,不像孤儿院的“嘟囔鬼”一样。

才过了没几天,亚瑟就能看出哪些混血种是在地底待了很久的。他们个个气喘吁吁,眼睛瞪得大大的,以此适应光线不足的地下生活。他们神情恍惚,眼神空洞,很少开口,让亚瑟想起了孤儿院里的“嘟囔鬼”,就是那些年纪较大、接受现状的混血种。 

我们虽说不是在那种压抑的环境中生存,但平平淡淡消磨人性的日子更难熬,磨平了棱角,消退了激情,在浑浑噩噩的日子里漫无目的的生存,就像“嘟囔鬼”一样。警醒自己保持清醒,拒绝浑浑噩噩度日。

狐狸男孩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书中大题可分三段。

1.孤儿院的十三写起来,因为是混血人,不知道怎么来到孤儿院,没有名字,胆小,被欺负,认为自己没有朋友。直到遇到小鸟小可,通过小可,有了名字亚瑟,对身世的由来,有了对外面的憧憬。在小可(还有其他人)的帮助下逃出孤儿院。印象比较深的场面是,当小可带着亚瑟飞出院子的时候,院子里所有人都高呼亚瑟

2.出了孤儿院后,在途中及镇上的遭遇。这段对于老五-迷失庄园排行最前,熟知镇上生存之道的老鼠-这个角色有点意外。最初以为是另外一个毒疮,可看到后面战斗的反转以及事后道歉完成诺言的反转。不知道怎么界定这个角色了。有点像亦正亦邪的感觉。

3.发现院长的阴谋后,集所用资源,为歌曲而战斗,重回孤儿院,毁机器,偷图纸,在困境中觉醒,化身奇迹男孩,用歌声救大家出火海,同时找回记忆,最终大团圆的结局。

读完本书,最大的感受有两点:

1.无论什么境地,要保持自己的初心,真诚待人,对理想坚持,知道自己所求,并努力去做。为了理想而奔跑,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2.人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人很重要。如果没有小可,可能小狐狸会在孤儿院一下呆下去,最后像那些年长的混血人被关进地牢。如果没遇到老鼠,亚瑟可能就没有办法逃出地下并为歌而战。

狐狸男孩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很奇妙的旅程,虽然是一本童话故事,但依然让人读的津津有味。

不想深挖什么太多含义,这就是一部故事,一部关于一个名叫亚瑟的小狐狸男孩的成长故事,以及找到真正的自我的故事。

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在经历过种种奇妙的历险后(也可以说,在见识过种种黑暗后,却仍保有这纯真善良),逐渐摒弃了曾经的胆小,怯懦,迷茫。

因为有了希望,我们才能够前进。

只是,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故事的最终并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结局,虽然亚瑟找到了自我,但光明城下的阴暗镇,以及逃掉的几个罪魁祸首却没有给出终结。

不过,既然有了希望,那一切应该都会好起来的吧(由衷的希望如此)!

自己脑补了一个画面,破晓时分的田野,一个面朝着太阳,穿着灰色衣服的一只耳朵的狐狸男孩,在他的左侧飞着一只带着飞行装置的小鸟,而他的肩头,是一只全副武装的老鼠骑士,他们迎着初升的太阳前进着。虽然看不到他们的脸,但我想,他们的脸上此刻应该都洋溢着温馨的笑容吧!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