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岛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岛
作者:维多利亚·希斯洛普
2006年英国畅销书top1,超越《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哈利·波特6》,令整个欧洲都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多年来,阿丽克西斯发觉母亲总是过分守护着自己的过去,不仅掩埋了自己的根,还把上面的泥土踩得结结实实。阿丽克西斯决定打开母亲尘封的过去。她来到爱琴海的布拉卡,登上一座叫斯皮纳龙格的荒凉小岛。这是一处禁地,一处令布拉卡、爱琴海,甚至整个欧洲都谈虎色变的禁地,更是母亲的禁地。禁地打开,一个融合爱恨纠葛的凄凉故事怆然铺展,一曲令整个欧洲潸然泪下的生死悲欢徐徐打开……
岛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这个版本和我所看的纸质版好像略微不同。纸质版的一些情景这个版本好像没有,尤其是玛利娅夫妇的照片的描写好像没有我记忆中的详尽,总感觉缺少了一种温存。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感就是文中的一句话『女儿让她像看电影中的人物那样看待她的长辈。最后,她看不到耻辱,只看到英雄主义,没有不忠,只有激情,没有麻风病,只有爱。』不错,吉奥吉斯面对妻子伊莲妮的离去,面对安娜的冷漠无情,面对玛利娅被送到斯皮纳龙格岛时,他没有抱怨,他只是继续生活,用自己的沉默来默默爱着自己身边的一切,这个人经历了生活给予太多的磨难,可是他依然有爱,而不是自暴自弃。

麻风病,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未听说过,更不知它会被世人如此歧视。当我们面对陌生事物时,总是对其抱有恐惧与拒绝的态度,因为我们不了解,更因为我们所知的都是它的恐惧,而不是它的真实面目。但是吉奥吉斯每天都会来返于斯皮纳龙格岛,尤其是伊莲妮因麻风病而被送到此岛后,吉奥吉斯对于这个岛的真实面目有了更加客观与全面的了解,他知道这里并没有世人想象得那么可怕,或许这里的人生活的比他们更加丰富呢。所以『你如果想要了解现在的我,就去看看以前的我』,这是我们对待事物的一个态度。

伊莲妮和玛利娅到了斯皮纳龙格岛后的生活态度和心态是让我最为倾心的。他们没有放弃对生活的期许,依然尽心尽力的布置自己的小屋子,种植花草,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每天都过得充实美好,这是最好的生活态度。即使自己生命已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内,他们依然向阳而生,活力无限。

惟愿爱,长存于天地人心间。

岛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这是我读过的第一本关于描写麻风病人的书。


故事围绕着爱琴海上的一个荒凉小岛斯皮纳龙格,展开了人生一幕幕悲欢离合。以吉奥吉斯、依莲妮、玛利娅、安娜、索菲亚、阿丽克西斯一家人为主线,讲述了麻风病带给人们的生离死别,虽然隔离区远离家人,但是人们因求生欲望使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两位医生为麻风病人最终康复付出了极大的努力。


安娜和玛利娅姐妹,因为母亲依莲妮罹患麻风病被隔离,命运走入了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姐姐安娜神经质、极端自私,最终也因为任性妄为葬送了性命。而妹妹玛利娅,则温柔善良,处处充满人性的光辉,虽然不幸染上麻风病,但得到了克里提斯医生温暖的爱和精心的医治得以痊愈,并相伴终老,也是好人好报、得以善终的最佳诠释。


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是,人生的遭遇,有备而来也好,猝不及防也罢,及时调整好自己,接纳眼前的发生,是一种慈悲,是对自己的善待。


当我们展卷阅读吉奥吉斯的家庭史时,他们经历的事情,那么让人震憾。其实真正能打动我们的是,他们彼此的爱那么强烈,经过了疾病与健康,顺境与逆境,到死才能分离……


我们何尝不是!还是那句话,活在当下,开心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我的简短描述,道不尽本书所要表达的内涵,感兴趣的书友,自己阅读体会吧。

20190609

岛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人人都想要远离的孤岛,被迫靠近却不舍离开的孤岛,有些人把生命留在了那里,有些人在那里获得重生。这个岛就是这么有魔力,岛上的人对于生命已不抱希望,却依然享受生活的仪式感。面包店、饭馆、电影院,到最需要的医院,每一个都是他们存在的证明。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恨谁,岛又何尝不是个世外桃源呢,远离战争,远离那些无聊的人们的勾心斗角,远离恨,充满爱和关怀。

最让人感动的就是玛丽娅与克里提斯的爱情,经历重重磨难终于修成正果。一生总在悲伤中浸没的可怜的渔夫吉奥吉斯总算有个安详的晚年。佛提妮与丈夫恩爱且育有两个孩子。而尖酸刻薄不守妇道的安娜死于丈夫的枪下。安娜的孩子索菲娅带着对父母的不齿悲痛的活着。其实索菲娅是无辜的,可她骨子里的安娜的影子还是让她感觉与斯皮纳龙格有关系是羞耻的。结局处由阿丽克斯揭去妈妈心中的疤,找到这个故事的爱和美,令人动容。

岛是善心停靠的港湾,是勇敢的人们的家园。

岛并不肮脏。

那些肮脏的事,都发生在岛外。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