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
作者:林清玄
看一人风景,享独世清欢,当代文学大家 林清玄亲自审定 全新散文集,知名摄影师青简摄影插图,随书附赠3张精美明信片,凝结林清玄半生智慧的心灵之书,献给所有想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修得一颗宁静之心的人。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是林清玄老先生亲自审定的散文集,凝结他半生智慧的心灵之书。散文篇幅都比较短小,但语言清新简练,总能从看似平常的生活中生出深刻的感悟,思想总能给人以启迪。

本书涵盖了五个小辑,代表了作者对待生活的五种不同态度:

1. 第一辑是“以欢喜心过生活”。一条鱼、一片树叶、一个贝壳,生活中任何琐碎的事物都能触发作者的灵感。可见,他对生活是多么的喜爱。好好吃一顿饭、欢喜喝一杯茶,一日喜乐无恼,一夜安眠无梦,岂不乐哉!

2. 第二辑是“以平常心生情味”。爱的开始是一个眼色,爱的最后是无限的穹苍。在这个寂寞的时代,没有人能完全地互相了解,即使是知己、最亲密的人,也难以触及彼此的内在世界。因此,每个人的人生,就是一段孤单之旅。不争不贪不怪,心情就会好起来,也就觉得生活没什么不如意了。

3. 第三辑是“以清净心看世界”。在茫茫的大千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有一个自己的小千世界,这小千世界是可以思考、神游、欢娱、忧伤甚至忏悔的地方,应该完全不受到干扰,如此,作为独立的人才有意义。对于世间的一切,要用一颗纯净的心去对待。不奢求太多,就不会因为得不到而伤心。

4. 第四辑是“以柔软心除挂碍”。柔软心是觉悟、是菩提、是般若波罗蜜多,是成就一切法门的根本一心,也是一切法门成就的境界。一个人有了柔软心如是仿佛闻到了《法华经》说的“花果同时”的芬芳!

5. 第五辑是“以从容心品百味”。在这一辑中,林清玄写了好几种美食,但美食背后的故事更值得品味。好东西不一定好吃,平淡的东西也自有滋味。

正如老先生这本书的书名一样,真正孤独的人,从不会感到寂寞,因为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看一人风景,享独世清欢,给所有想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修得一颗宁静之心的人。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第一辑 以欢喜心过生活”讲了生活中的美好,可是情多反累,色即是空。唯有保持觉性,与人于物共赏之,承担之。安然自若,素履则往无咎。“第二辑 以平常心生情味”讲了人生在世,总应该非满非不满,无圆无不圆,与其追求究竟,不如证了缘起。唯有放下过去心,未来心,专注于自己,方能体验生命乐趣。“第三辑 以清净心看世界”讲了心境,心远地自偏。但是此中真意,作者是可辩可说的。即为放下虚妄,偏执,用不二之心看,世上便未有分别,清净达观。“第四辑 以柔软心除挂碍”讲了凡事应超然观,因为万物无常,伤的太深,走的太匆忙,就是自个儿和自个儿过不去了。顺应变化,自然因果不昧。“第五辑 以从容心品百味”讲了生活需要品味,食色性也,命也,运也,最美的生活应该伴有最美的食物,每一种印象深刻的美食,必定能勾起心中的一段往事。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去感谢上苍的种种馈赠吧。n虽然文章读多了难免有“生而为人,当如何”的重复之感,耽于技而巧于面。但文章写的确实干净利落,极轻极细,用词准确有力,自有一番孤独清丽。n读完最大之收获应是对观心有了更深理解。如若看不清内心,则难与他物共处。n保留孤独,体察内心,寒冷冬夜,悠然而与神谋,待的花开时节,等来全新世界,回首过往,尽在须臾之间。而所增所想,应已了然于心。n世界之大,体察孤独与烈酒,一滴入魂,悠然自得。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很喜欢林清玄先生的散文风格。好些是从生活小事里面发现、思索、升华。一颗诗人般的心,玻璃似的易碎又坚定。

生命的过程原是平淡无奇,情感的追寻则是波涛万险,在平淡无奇、波涛万险中酿出一滴滴的花蜜,这花蜜还能让人分享,还能流传,才算不枉此生。

    很喜欢,想分享,或是给爱忘的自己。

先生写少年时,愿望非常单纯,像童话一样。如果只能许三个愿望:一是成为好作家,写出生命中美好的情景;二是离开小小的故乡,去探访远大的世界;三是找到一位身、心、灵完全相契的伴侣,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我也有三个愿望,一是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师,不被体制和生活压榨,能写出自己想写的传奇。二是在这个大大的世界飘摇,再兜兜转到我小小的镇上慢慢地散步。三是有一个爱字也爱我的男孩子。

    仿佛幸福大抵相似,但追求中的波折和体验不一。纵使终其短短一生无法抵达,就像《呼山不来去就山》说的“我们抬脚往山那一边走的时候,每走一步,山就向我们移动了一步”,那每一步当下,都有快乐,且值得珍惜。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