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29日,我所在公司的10%股权划转到了省财政厅。读到引用这里的“第二”,感慨万千。
人都是活在“偏见”里的,偶然听到的一句话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影响是听到的当时无法预计的。2012年9月,刚上大一的我在北京郊区某部队军训,军事理论课我永远昏昏欲睡。可我就是记住了那个闷热的下午,已经忘了名字的那个军官说的:虽说中华上下五千年,但是共和国成立其实不过60余年,如果把国家比作是人的一生的话,我们的国家可能才刚刚学会走路。很多东西它都还在学习,要耐心,给它时间。
那位军官讲的话到底有多少道理,我无法计算,可能只是他的“偏见”。但也最终也成了我的“偏见”。所以我选择为它的每一个进步鼓掌。
Take your time. But remember to always always keep on the right track.
️
《国务院关于印发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7年11月9日”
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主题不可能是“如何消灭”,而是如何管理及分享其利益所得,改革的任务可以被分解为三个方面:第一,“政、党、企三分开”,改变现有的国资委与党的组织部双重直接管理的模式,政府以出资人的身份行使权职,将企业决策、经营权还给董事会和管理层;第二,“全民企业全民分享”,将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资本注入社保基金池,以转移支付的方式使之成为全社会的福利;第三,改变一百多家中央企业的权益分配模式,地方政府通过税收留成和利润分享的方式参与利益分配,同时将这部分所得定向投入于社会保障和公共设施的建设及维持。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囫囵吞枣的读完了本书。因为对经济方面所知甚少,简直可以说一片空白,所以渴望有一些这样的书,弥补自己的知识欠缺。读了该书,收获颇大。它让我知道古老中华历代的经济变革特点和实施途径,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上,了解经济变革对当时国家治理、政治和文化产生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也明白了经济变革对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产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触动。
本书的立论区别于以往的经济学说,避开世界主要经济理论和传统数据论断,从“历代经济变革中探研得失,寻找规律与逻辑”,以四大利益集团和四种制度为研究依据,进行分析和解说,详尽而较为客观的阐述了历代经济在分权和均富方面的处理办法和策略,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古老中华文明的漫长发展历程和沧桑变化,也能知道历代国家治理者、人民百姓对国家统一、民族发展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大一统的意识已经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流淌。
文中绝大部分观点和材料,都经过作者实际考证和查实后才作为论据,其中大多出自名家大师之言论,可信度很高。当然,也有作者的主观性理论,这个不是我这个门外汉能够理解判断的。待日后学习积累,或许才能参透一二。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大学的时候对“改革变法”主题感兴趣,曾经认真读过商鞅、申不害、李悝等战国时期的变法,后来王莽、刘宴、王安石、张居正等人的变法,可惜材料和学识不足,只能看到一些术的层面,未能达到这样的系统化,同时兼具现代眼光。大一统的追求,的确是我们这个民族动力系统,违背这一点的就没有了合法性,无论哪个学派。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产阶级和无产阶层的关系,也确实是历史上反复出现的矛盾,表现在货币、财政、土地等多个维度,再加上统一与分裂、开疆拓土与保国护民问题的干扰,中国的问题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此外,研究朱时代的政策过程,也许是理解今天中国经济的一扇窗户,很想去认真了解一下。每每在外部压力巨大的时候,我们能够发挥巨大的潜能,这次考验肉食者的机会来了,希望能够交出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