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冷场读书赏析(3)篇

冷场
作者:李诞
《吐槽大会》常驻嘉宾、谐星李诞最新人间百态故事集。情人们、狠人们、大人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发现自己。“再错的事情人都能为自己找到借口,我们靠此苟活。”“语言是这么不可靠,可我们却由着语言来决定一切。”“生活已经那么难了,生活还能更难。”“笑,笑了问题就化解了?”“时间的线性是温柔的骗局。”
冷场读书赏析 第(1)篇

嗯,其实不怕人笑话,某些时候不太读得懂蛋总的某些描述,相对于《笑场》来说读《冷场》真的冷场了,我只是能感觉到灰暗和透不过气的绝望,那些无厘头的转折和文字有一股淡淡的无奈忧伤,也许我经历的少或者我没有体会到,我很少能理解得到蛋总看到的“雪地”,我大概体会得到一个人的孤独却并不能够陪他一起孤独,应该就是这样的感觉了。因为每个人的人生,他人的还是自己的都有独特的味道,没有谁事先询问你的喜好,所以无所谓你喜欢哪种口味,端来哪种你就品味哪种,然后写出尝后感,能对你的胃口是幸运,不喜欢也要自己添加调味剂,这就是人生啊。大概蛋总的人生里面有……嗯,卡布奇诺不加糖吧,浪漫却苦涩,一口一口,用味蕾连通心脏,依然无力反抗,最后只留下嘴唇的一圈白色残渣继续踽踽前行,然后一如既往,总嘀咕着人间不值得……

《小记》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仿佛并没有跟上节奏反而越来越慵懒。大学的时候晚上没有晚自习,很多时候都很无聊,喜欢很朋友视频聊天说说新奇的事,时间过得很快,不知觉的就熄灯了。现在呢,每天回到宿舍上了床连动都懒得动一下,不常主动联系朋友,就连接不到朋友的视频电话看一眼也懒得再打过去,只是简单地敲几个字问问怎么了,不像以前大大方方的想交几个贴心的朋友,也不喜欢去嘈杂混乱的地方,只能喜欢吹着点微风去看看繁华的街道广场舞横行,却总也没有勇气去学一下好看的锅庄,变得孤僻但还是不太能顺着别人的心意说话,没有自艾自怜过,想着一切都会慢慢变好,就这样朝九晚五规规矩矩的生活,长时间爱着一个想要结婚的男朋友,每天聊qq,发视频,好像他才是我的人生一样。前段时间闺蜜考完研我们终于又有机会放开聊了一下,才知道原来不是自己一个人如此,没有目标的时候才最绝望吧,她说自己好像封闭了,觉得自己好长时间没有跟以前的好朋友联系过了,话也变得越来越少,只是好累,我们都不愿意再这样,她说以后会给我发消息,说说学校的事,说说自己的心情,但是让我看看就好,不一定非得回复,瞬间心疼,那时候天马行空的我们并不曾经历过什么变故,怎么就忽然长大了呢!我不在雪地里,我能看见海,你信吗,我一次次想要游到岸边,却一次次被海浪拍打,冰冷的海水夹杂着腥臭的海藻味呛进鼻子里,感觉眼睛都要掉出来了,总在快要窒息的时候拼命的双腿乱蹬,想猛猛地吸几口空气,真的,每次很无聊或者躺在床上的时候我就看到了大海,湛蓝湛蓝的很好看,好像要把我吸进去一样,本不该负隅顽抗,奈何总不甘心就此沉沦,就这样扑腾好了……


 《无题》

就这样定定的站在很大很大的厚重玻璃前

看郁郁葱葱的树木迫不及待地偷偷地生长

还有马路上来回穿梭的大车小车渐渐远去

时而楼底的寥寥行人踩在坑洼的水泥地上

忽然就变得悲伤起来也不知道到底怎么了

可是如此无聊才会因这人生百态庸人自扰

还是算了吧 何必为了快要来临的风雨忧愁

成群结队搬家的蚂蚁也不会刻意为你停留

许这世界形形色色本就匆匆忙忙互不打扰

                                →_→记于恒爱

                                2019年5月29日

冷场读书赏析 第(2)篇

还行,除了绑匪那篇没懂,其他都有点意思。最喜欢白光,山水画,和雪地。

雪地和脑子里的龙差不多,但是更有细节,都是臆想,或者都不是,我也见过,后来看不见了,后来只能从电脑里看见了,不知道有一天从电脑里也看不见的时候会觉得更好还是更糟。

山水画让我想到游戏里的抄袭事件,各个游戏抄来抄去,如果你先玩的原版,自然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但如果你先玩的是抄袭的呢?好的好的,抄袭是错的,但我花在上面的时间,我付出的感情,我为每一次升级和获得成就感到的激动是真的。

白光看到一半时觉得设定很有意思,于是自己也脑补了一个故事,大意是在一场集体婚礼上,白光第一次来了,除了我和女朋友,以及一对老少配以外,其他几十对夫妇全消失了。警察调查的结果是白光会抓走真正相爱的人,我们不相信,于是去找那对夫妇,试图证明白光抓走的其实是不够相爱的人。但其实我是相信的,因为我不够爱我的女朋友,但我又不可能这么告诉她,我还要让那对老少配也表现出他们是真正相爱的。。大概是这么个发展。

冷场读书赏析 第(3)篇

《冷场》

说实话,我看的一知半解,有些章节看懂了。有些章节云里雾里,始终看不明白作者的意图。

我只能看不懂的时候打开大家的评论看下,假装了解了,可我想说或许这就是李诞的风格,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思维和联想。

但不得不承认,他写书很发散,很多线,很随性,也很洒脱,就是在自己的大脑门里遨游,任凭东西南北。有一种说不出的““荒诞”和无厘头!总之,是有吸引力的,就是想看到底他要表达什么?可结果总是让你继续好奇的,因为最终的结尾都是意识流的,都是形而上的,都是需要你打破常规的。

字里行间都藏着李诞的内心世界,他总是借助他物来阐释自己内心所想,这点很高级。从未见过这么“不负责”的作者,只顾自己“随性写”不管别人怎么读。

你看与不看,这本书就在那里。在《奇芭说》里面,他多次宣传自己的这本创作。有幸读到,但总有一种“不幸感”。谢谢!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