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被标题吸引来的。自认为网络上写爆款小红文的只能算是业余写手或者自由撰稿人,算不得作家,如果以对一个作家的期望来看这本书,那就会大失所望。网络红文是信息时代的快销品,只能算茶余饭后的谈资,不看没关系,看了对生活也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大多时候只是看着的好奇心在作怪。不过这些爆款文章所提供的看待事物不同的角度是非常值得深思的。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原因是:n一、作者从一个金融领域的普通写手成为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大V,确实有非常丰富的自媒体写作经验。而且文章对写作的一些思考,包括选题、行文、组织文章结构等都有系统的总结。我看过作者的一些爆款文章,作者确实有非常强的行文能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虽然所有的文章结构都差不多,但是都能吸引你读到最后。这是能力,也是魄力。二、作者对于写作的一些建议很精辟。包括引用严歌苓写作时注重“画面感”,每篇文章每个故事之后要有金句,语言要尽量简练,写文章之前先画脑图,注重文章逻辑、组织好文章结构等,都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三、虽然作者延用了一贯的套路,想通过洗脑让你觉得人人都可以写一款爆款文章,而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又觉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但是作者所坚持的“写作是一种很好的投资”,以及提议你每天坚持,死磕,保持专注是非常中肯的,这也是所有想成为职业作家的路径。严歌苓为了写出关于“赌徒”的文章,就专门跑去澳门赌博,想了解农村人的生活,就去农村住一段时间。任何好的文章都需要死磕和坚持,需要足够的了解。最后,总结一下一篇爆款文章的要素n一、标题,标题党告诉你,标题是吸引读者关注的第一要素n二、故事,所有的爆款红文的作者都是极会讲故事的人n三、行文结构,包括逻辑思维和行文能力,这两者都是可以锻炼的n四、金句,我更愿意描述成经过独立思考的对某个问题独特新颖的观点总结,别人的可以借用,但没有思考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n五、剖析性总结。需要本身对人对事的感知程度和思考能力,这是最难的一部分,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度思考的习惯,写出的文章难逃平庸,这也是一般写作人和大V的差距所在。总之,写作贵在坚持,练习、思考、积累、再思考,最后应用于实践。不怕慢,就怕只想不干。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功利写作 是否可取?
一本关于个人写作经历,经验,以及给予了若干建议和指导。可以一读。
作者的许多举例是以自己为证的,应该说真实性与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在全书结构上,先分析了为什么要写作,再讲述了如何写作,最后是一些个人经验。就这些内容而言,比较实用。所以仅内容而言,这本书,挺不错的。
其实很多道理大家都懂,问题在于:一方面大家反对标题党,另一方面大家还是会被标题所吸引。这两个都是不争的事实。关于一些写作的窍门,或者是小技巧吧,其实说不上是什么行业秘密。只是对于写作这件事情,一直是被放在比较高的位置,作家一般也会说自己是为了表达什么什么,或者为了广大读者。如此直白的叙说,你要如何才能增加流量,还是比较少见的。
所以,我在思考的是,我们这一代人写作,以功利为目的,是否可取。现在的公众号文章,经常受到批评,但是它的整体浏览量还是与日俱增的,不曾衰减。
我担任过单位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职务,大约一年。作为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写东西其实很受限,乱七八糟无关紧要的不能发,而真正的干货,可能还处在保密阶段,或者是所有人都知道了,但它还是得保密。领导一度非常不满,他表示在推文的标题,排版上要尽量吸引读者眼球,哪怕只是点进来看也好。我则认为,我们应该是做内容的,不说是什么金玉良言,至少是该言之有物。
只是这个信息量爆炸的年代,想慢吞吞去做,很难。
如果,我们把内容与那些博人眼球的窍门分开来看待,那么好内容应该是我们追求的,而利用一些技巧也是锦上添花。
倘若没有好的内容,别的东西也做的用心点。
功利这个词,不好谈论它。古人也曾说过,无利不起早啊。
2019年03月18日
于福建泉州
2019年读的第28本书
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涨知识,写得太棒了,强烈推荐大家找时间看看这本书。
忽然感觉写作是一件很伟大的事,写得过程作者在不断思考,总结,提升。读者也会因为好文章受益良多。
文字的力量是超乎我们想象的,所以我们每次看完书就会满满的正能量,成就感。
但这个过程又是反人性的,对于大多数作者,长时间的脑力劳动无疑是痛苦的。好在完成作品的瞬间那种愉悦感会冲刷掉之前的一切。
保持一个做文章的习惯对大家其实很有必要的,重点就在于坚持并且执行。
特意看了下,看这本书做笔记141个,还是不过瘾,周末会再看一遍,把重要的内容,感受一一写在笔记本上,常看,相信我写作的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吧������
正好近期参加一个写作课,这次的写作生涯要真的开始了,希望能够在不断的“玩文字”的过程中遇到更好的自己[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