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赏析(3)篇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莫提默·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这是一本关于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本书是一本阅读指南,一本指导人们如何阅读的名作,曾高踞全美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自问世以来,好评甚多,重版多次。书中介绍了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广阔视野。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赏析 第(1)篇

                    关于阅读的一点思考

                                 ——评《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微读至今,关于 “阅读”相关主题,余以作数篇谈之,今日读《如何阅读一本书》期间又产生一些新的感悟,进一步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认识。

之前谈的多为阅读的意义,而今天我要走进阅读的深处,查看阅读的境界,方法。

阅读,既是“我”的事,也是“我们”的事。

说“我”的事,也就是平常我们说的,阅读是自己的事,是自我愉悦,安放灵魂,陶冶性灵,寻求慰藉之所,也正如毛姆所说,阅读就是个人的一座避难所。这种阅读就是,我读我的书,关你屁事。

而说“我们”的事,就是读书为人,社会,国家,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阅读境界古今无几人,乃为大境界。古今中外,多数人的阅读还是“我”的事,这无可厚非。倘若我们阅读我的事同时,能做到我们的事,岂不快哉!

不论哪种境界,对于阅读的基本常识我们都应当掌握,这样读起来事半功倍。但方法只是方法,不是万能的,阅读是水滴石穿的事,有了方法锦上添花。

阅读投入产出比与阅读主动性有关:越是主动性阅读,读书效果就越好;而阅读的主动性也决定了阅读层次的高低,阅读层次的高低对于阅读主动性的要求也是不一的。

那么,如何练习主动阅读呢?

首先,要提出问题:

① 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②作者都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出主题的想法与论点。
③这本书说的有道理,是全部道理,还是部分道理?
④这本书跟我有什么关系?

其次,要学会在书上做笔记:做笔记可以让你保持清醒且时刻思考,推进问题的解决。如何做笔记,我个人习惯在质疑书上行批,旁批,眉批,经典的就抄录于笔记本,也会在笔记本记录自己的思考。说通俗点,就是想到问题,或问题答案,或疑惑就在书上乱画,自己懂就好。

关于阅读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及主题阅读。

一、基础阅读。也叫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这个阶段要求认字便可,通常是在小学时完成的学习。基础阅读简单说是识字认字的过程。

二、检视阅读。也叫略读或预读,强调的是时间:用最少的时间了解这本书在说什么,抓住这本书的重点,学习到书的表面所教给你的一切。

具体分为两种:

①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用最少的时间寻找这本书的主题、思想的线索。
② 粗浅的阅读:不停顿,哪怕读到自己看不懂的地方也不要停下来查资料,直接忽略掉,把重点放在自己看得懂的地方。

这种阅读正如培根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三 、分析阅读。也叫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就是要咀嚼消化一本书,重在追寻理解。分析阅读一共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掌握一本书的结构大纲。

第二个阶段:诠释一本书的内容

第三个阶段:评论一本书

①评论要建立在: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的基础上,否则不要轻易的批评。

② 评论的时候,你要能证明:证明作者的知识不足;证明作者的知识错误;证明作者不和逻辑;证明作者的分析与理由是不完整的。

四 、主题阅读。也叫比较阅读、系统的阅读。

1、在主题阅读时,首先出现的困难是如何确定你的主题。

方法:首先,列举(收集、设计)一份书单;然后运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检视书单上所有的书。确定精读与粗读的书单。

2、确定学习、研究的主题以及相关的书籍后,便可以进入主题阅读了。

方法:第一,找到与你主题相关的章节。在主题阅读中,重点不是你阅读的书,而是你的主题,你的目标是找出书中与你的主题相关的章节。

第二,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也就是建立你自己的一套词汇、术语体系。

第三,整理清楚需要解答的问题。找出作者的关键句子,从中逐步了解作者的主旨,列出一些可以把我们的问题说的很明白的问题,然后让那些作者来回答这些问题。

第四,界定主要及次要的议题。在我们基本厘清需要解答的问题之后,我们要对议题做最后的界定以及确认。不同书里、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会有各式各样的意见,甚至对一些作者认为简单的问题没有给出任何解答。因此我们要厘清这些争议,确认我们要真正详细分析的议题。

第五,这些问题仔细整理出来,并按照顺序排列,以突显主题。比较有共通的议题,要放在比较没有共通的议题之前,各个议题之间的关系也要清楚的界定出来。主题阅读要做到面面俱到且客观中立。

主题阅读也是我个人读书过程中最常用,思考问题最基本的一种阅读方法。此法可以对一个主题进行系统的了解,可以对这一主题做到知古晓今,否则,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阅读之法,本无定法,因人而异,诸多方法,只为参考,不为定一。

关于阅读的多与少:

多与少,就是通常很多书友说的,你读了那么多书,厉害。少,就是大家说的,没读啥书。这不是绝对的,这种判断只是把阅读停留在量的表层,而非质的深层。我个人追求的是多而专,经典书籍反复读,研读,少中求多。

正如鲁迅所说,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关于阅读择书问题:

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我不反对娱乐化的阅读,但是要强调的是这类书无法让你增进阅读的技巧,让你的心智真正得到成长。

我们在面对浩如烟海的书时,总以为自己有太多的选择,其实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盲目地想要读完所有的好书,不仅非常不现实,而且也是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不负责。

关于阅读的内在与外在:

内在阅读是指阅读书籍本身;外在阅读是指借助其他书籍来阅读一本书,也叫辅助阅读。当你依照内在阅读,阅读完一本书之后,还是有一部分不懂或者全部不懂时,就应该要找外在阅读的帮助了。

关于不同书籍的阅读法:

1、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如:时间管理、理财规划、烘焙烹饪、长跑健身等等,这类型的书。分辨一本书是心灵鸡汤还是好的实用类书籍的方法:检查作者是否提出了合理的可执行的,并且效果可检验的方法。但是,我们始终要牢记的是:任何一本实用型书籍都不能解决该书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实际的问题只能靠行动来解决。因此,就算你阅读的是一本实用型的好书,如果你只是看完而不去行动,那它对于你来说就和一本心灵鸡汤无异。

2、如何阅读想象文学?

阅读想象文学的规则总体上来说和其他类型的书是类似的,但作者重点强调了两个不要:①不要抗拒想象文学带给你的影响力;②不要去找共识、主旨或论述。

3、如何阅读故事书、小说?

快速并且全心全意地读。这个规则看似简单,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绝佳方案,我们常常以为,开头读不懂的状态会一直持续,为了避免读完这本书还是不知所云的情况,大部分人干脆开头就放弃了,而作者要大力澄清的是:读到后面内容或许可以解决你前面的疑问。

4、如何阅读史诗和戏剧?

主动、集中注意力地阅读是最好,甚至是唯一的方法。对于戏剧的阅读,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戏剧文本其实是一个半成品,只有当它搬到舞台时,它才能真正完成,因此我们在读戏剧时,很难充分了解背景知识,戏剧的阅读与小说相比,需要我们运用更多的想象力,要假装看到演出的实景。

5、如何阅读诗歌?

作者认为,关于诗这种艺术作品,像小说和戏剧一样,阅读的第一个规则是要一口气读完,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并且大声读出来。

6、如何阅读历史书?

历史更偏向于故事,而不是科学。历史书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即使是一位想尽量客观的作者,他也无法写出完全客观的史实,也因此,我们在读历史书的时候,大可抱以怀疑的态度,因为我们读历史的目的无非两种:一是明白真正发生过什么,二是分析这些历史对现在和未来的意义,以史为鉴。

7、如何阅读传记与自传、新闻和文摘?

传记和自传:它的主观性可能会更强,通常这类书籍更像文学小说,因此我们要保留更多的怀疑。

8、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书?

对于科学和数学书的阅读,我们要比阅读其他读物更主动,更全神贯注,最好拿着笔做一些简单的笔记。在阅读时,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些基本的术语和符号,作者会在它们刚出现时进行简单解释,如果我们能理解并顺着作者的思路阅读,几乎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9、如何阅读哲学书?

哲学思考的问题是最接近现实生活的。阅读哲学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积极主动地思考,像哲学家一样论证你的观点。

10、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运用主题阅读法,也就是通过阅读大量相关的作品来思考这一问题。比如我们讨论为什么政府要确定最低工资收入标准时,就需要从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去思考,要阅读的书目通常不止一本。

关于阅读的目的和意义:

阅读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让我能身在尘世中,心中有清境。诚如高尔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阅读就是让我能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体验到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就是能让我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体验到把鸡毛扎成鸡毛掸子的乐趣。

阅读如富兰克林说的,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阅读的更深层意义就如培根所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阅读无它途,唯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之坚持,谦虚之精神。

           水滴石穿,功不唐捐。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赏析 第(2)篇

畅销书《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在三个月内阅读了诸多学习类的书籍,由此成为学习领域的专家。

《学习之道》的作者乔希·维茨金9岁时成为象棋冠军,在纵横棋坛10年之后学习太极拳,几年后又获得太极拳冠军。这都得益于他超强的学习能力,正如他所说,“我擅长的既不是象棋,也不是太极,而是学习”。

在这个全民学习的时代,会学习的人就像是快马加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彭小六就是一个特别善于通过书籍自学的人,在他看来,与其花钱去报培训班,不如买来书籍自学来得快。很多行业的精英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快速成长,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是个人提升最重要的磨刀环节。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提升阅读能力的畅销书,它将阅读按高低顺序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这一篇只介绍对个人提升最重要的主题阅读——什么是主题阅读、为什么要进行主题阅读以及如何实现。

(文末我会加入总结,实在没时间的朋友可直接翻到尾哦。)

-1- 什么是主题阅读呢?

主题阅读:针对你想了解的某个主题领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2本或2本以上书籍。

就像是以前的情报员,需要收集各方的情报,找到关键线索,最后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需要收集同一主题的书籍,并整合书籍关键内容,做出归纳和分析,最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建立知识体系,意思是将所有知识整理到一个相互练习的框架内,就像一个庞大的思维导图,遇到所有问题都可以从这个框架中找到解决方案,是知识与知识的融会贯通,处理任何问题都能够举一反三、快速出结果。

比如,一个新手品牌策划也许偶尔想出绝妙的点子,但一个大师级别的品牌策划专家能够利用自身所建立的营销体系,不断生产让人惊喜的方案。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主题阅读?

第一,主题阅读是建立知识体系的最佳途径。我们平时大部分的学习属于零散学习,容易遗忘,不成体系,思考不深入,不知运用,但主题阅读会形成知识框架,帮助我们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这样运用时便能够举一反三。

第二,每位作者所写都是自己的见解,会受到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大量阅读有利于从多角度、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一个主题。

-3-如何实现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是一种主动阅读,是个人职场充电的阶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找到你感兴趣的主题

首先要清楚你想要集中学习的主题是什么,是时间管理、公众号运营、写作提升、阅读提升,还是知识管理、品牌营销、视觉设计,主题很多,因人而异。

第二步,列出书单

建立与主题相关的书单方式有很多,一般可以去豆瓣或者百度上搜索,也可以购买京东或亚马逊排名靠前的书,或者请该领域的专家进行推荐,或者看下一些读书类公众号的推荐,比如“书单来了”、“书单”,还可以在简书上看一些作者写的书单。

书单不需要过多,但不能过少,一般5—10本就差不多了。

对阅读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个网友的主题阅读书单:《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越读者》《如何高效阅读》《王者速读法》《大量阅读的重要性》《我怎样读书》《杠杆阅读术》《阅读的故事》《纸上得来》《阅读的狩猎》《阅读救自己》《读书这么好的事》《超级阅读术》《过目不忘的读书法》《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不用读完一本书》《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高效阅读法》《理想青年读书法》,共计22本,从中选择5—10本就可以。

第三步,粗略阅读,并找到与主题相关的章节

在主题阅读之前,对书单上的书籍进行粗略阅读,也就是看下书名、目录、序言或前言,大概知道一本书是讲什么的,书中所谈内容对研究的主题重不重要,然后从目录中找到与主题相关的章节,并作出重点标记。

如此你便知道哪些书的哪些章节对你的主题学习是最重要的。

第四步,建立知识框架,厘清需要了解的问题。

知识框架是说我们对一个主题要了解的知识范围,学习之后再把内容填进去。

从书单中找到一本入门级的书籍作为搭建框架的基础,因为入门书籍简单易读,而且比较全面,当你对主题的学习范围不够清晰时,从入门书籍着手再好不过。

列出你感兴趣的问题,比如你研究的是阅读方法,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怎么提高阅读速度”、“如何加深阅读理解”、“怎么让阅读提升职场竞争力”、“如何做阅读笔记”等等,总之,这些问题是你研究这个主题最关注的问题。

第五步,主题阅读,挖掘问题答案。

阅读与主题相关的书籍及书籍中相关章节部分,主要针对知识框架和问题进行学习,从中挖掘不同作者对同一问题的解答。

第六步,输出分享,深入理解

有人说,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理解了某一个内容,就看能否用自己的话分享给别人,知识的分享,完全可以用“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来形容,在为别人创造价值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总结:

最后来理一理主题阅读的重点。

  • 主题阅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 主题阅读还可以让我们突破单一作者的局限,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某一主题。

  • 实现主题阅读,需要从确定主题、列出书单开始,然后粗略地阅读以了解一本书主要讲了什么、对主题研究重不重要,再标记各书当中与主题密切的章节,对这些章节进行分析阅读(阅读一本书的最高层次,可以看我的另一篇书评《分析性阅读,帮你透视一本书,找到核心和骨架》,最后就是坚持输出,查漏补缺,深入理解。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赏析 第(3)篇

顾名思义,这本书主要讲述阅读一本书的方法,当然作者不是单纯地教别人如何阅读,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那些把读书当做是增进自己理解能力的人而写的。

主动的阅读

        作者提倡进行主动的阅读,而主动阅读的核心就是:在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来—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必须尝试去回答的问题。

        主动阅读的基础: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的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详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阅读的层次

        作者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当然这四个层次是逐步递进的,低层次的阅读是高层次的阅读的基础,高层次的阅读包含低层次的阅读。

  •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一个人只要熟练这个层次的阅读,就摆脱了文盲的状态,至少已经开始认字了。
  •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强调在一定时间内,抓住一本书的重点。
  •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最好的也最完整的阅读。
  •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针对一个主题,阅读多本书。

阅读的规则

     本书主要关注第三个层次的阅读,即分析阅读。作者将分析阅读分为三个阶段,同主动阅读提出的四个问题联系起来,提出了关于阅读的基本规则。

  • 第一个阶段为关于架构性的规则,回答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规则一:知道这本书属于哪一类书

t规则二:用最简洁的文字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t规则三:将书中重要的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

t规则四:找出作者的问题

  • 第二个阶段为关于诠释性的规则,回答第二个问题。

规则五:找出重要的单字,透过它们与作者达成共识

t规则六:找出最重要的句子,找出其中的主旨

t规则七:从相关文句的关联中,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t规则八:找出作者的答案

  • 第三阶段为关于评论性的规则,回答第三、四个问题。

规则九:在作出评论之前,一定要肯定自己了解了所读的书

 规则十:当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规则十一:尊重知识和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作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规则十二:批评观点的特别标准(四点)

   (1)作者的知识不足

   (2)作者的知识有错误

   (3)作者的论述不合逻辑

   (4)作者的分析不够完整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作者论述了阅读不同作品时应该采用的具体的阅读方法,对之前提出的基本规则在实际运用中做相应的调整。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