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水浒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喜爱。
水浒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桃花读水浒一:赞歌?痛史?一部中华文明凛冬暗夜前的地狱实录】

《水浒传》是一部什么书?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江湖豪客传?是杀贪官斗奸臣、替天行道的忠义水浒传?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是官逼民反、逼上梁山、可歌可泣、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的赞歌?是108个大侠惩恶扬善、行侠仗义的英雄传奇?如果你这样认为,那《水浒传》又怎能跻身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列?怎能被金圣叹推举为第五才子书?怎能被冯梦龙列为“四大奇书”之一?如果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就和桃花一起,走进这个末世来临前的人间地狱,看没有轮回、没有解脱、没有救赎、没有出路的悲惨世界里,人是如何地无路可走、无处可逃。不成魔不得活,想活好变坏人,做坏人要交出的投名状,就是杀死自己的良知,这就是无助无望、互害型社会的水浒世界。

《水浒传》是一部已经流传了几百年而始终经久不衰的名著,而名著之所以能持续保持魅力的原因就在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角度自会有不同的收获。正是这一部部闪烁着人类对自己社会、人性、处境近乎残酷的反思与自省的皇皇巨著,才让我们在单枪匹马面对生活的兵荒马乱而茫然失措时,在让我们在喘不过气来的生活里苦苦挣扎时,能够从古人的智慧中找到我们对人生、对社会困惑的答案,去寻找到让我们足够坚强的力量,去让我们无比坦然地去面对生活的一切幸运与不幸、邪恶与正义、冰寒与温存,进而从容淡定地走好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

生于元末明初的施耐庵,选择有群众基础、有评话底本、发生在靖康耻前的北宋末年的水浒故事作为自己对高位停滞死循环的绝望,是有很巧妙的原因的。中华文明胚胎于三皇五帝的史前,萌芽于夏商周,经春秋战国的思想启蒙和战火洗礼,于第一个大帝国秦汉时期完成了奠基,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大融合,于第二个大帝国隋唐时期达到全盛,然后五代十国是完全背弃了传统的崩盘杀戮,宋进行了全新探索开启了近代社会的雏形使得中华文明达到巅峰。

宏观上看,宋之前的文明发展是时断时续但始终向上走的曲线,然后先后耗死了华夏文明熏陶过的西夏、辽、金后,上帝之鞭的元可以说把中华文明的根基和脉络给彻底切断了,使得一个本来可能实现突破的文明大倒退到了近乎野蛮的落后状态。明建立,很可惜,严格集权、重农抑商、固定职业、特务统治、僵化科举等等举措,可以说恢复的是一个很低端而且是畸形变异了的华夏文明,然后就在这个低水平上停滞了。清的入关,可以说是把这种低水平给锁定到了极致。所以中华的三大帝国,秦汉,唐宋,明清,分别是奠基、巅峰、低位停滞。所以从这个宏观的维度看,北宋的灭亡确实让人很痛心,他第一次与农民起义没有一点关系,完全是一点一点被外来的异族慢慢给耗死的,如此看来那句“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华夏”确实有一定道理。

施耐庵作为地位停滞起点的亲历者,选择了巅峰转向泯灭的拐点北宋末年,确实很敏锐。任何一个发展到了巅峰的东西的崩盘,往往是全社会性的坍塌,与其去上层找表象不如到底层去刨病根,所以很难得的,我们遇到了一部写贩夫走卒烟火人间江湖庙堂方外桃源全面沦陷的水浒传。一派繁荣里的猝死,梁山也罢方腊也罢,他们面临的竟然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吃不饱肚子才要一搏的玩命,而是想活得更好才出来弄事的玩家。

要读懂《水浒传》,先要读懂施耐庵,选择这个市井文化繁荣、一派歌舞升平却突然被外人弄死了的朝代,才能解释清楚这个不满前朝而辞官、对起义军失望而离去、对新朝庭不合作而拒绝应召的人的心声。那个曾经辉煌到了顶点可能探索出新突破彻底赢来近代社会的时代不明不白地就猝死了,元的倒退、明恢复的很低端的停滞,都是施公不满意的,但他很好奇那个时代怎么就糜烂了,所以开篇时先讲的是三登之世,所以他不然其烦的描摹了一个又一个三登之世敦厚本分的遗民老朽,所以元末的是典型的活不下去的农民起义,而水浒里的梁山却只有一个打酱油的农民陶宗旺和三个赤贫的渔民(主要原因是土匪断了他们生计)。

这就是桃花的大标题起作《凛冬将至暗夜无边末世穷途无路可逃》的原因,施公要说的不只是一个王朝的末日,而是一个文明的凛冬暗夜。此刻施耐庵描摹的是华夏文明凛冬暗夜的将至,梁公口呼的恰恰相反是华夏文明凛冬暗夜又将迎来生机的黎明之前。那回到水浒世界,梁公口呼的“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的老朽们此刻尚是这一个又一个魔化着的少年,此刻“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的老朽们又恰恰正是曾经开创了一个文明盛世巅峰的少年们。这就是施公开篇要从三登之世说起、文中又不断描摹着太公群像、恶少年群像的缘由。果然是“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

桃花读水浒,初步的构想是写业火烧、江湖杀、招安策、不归路四卷,其实这不是因为篇幅的原因进行的生硬切割,而是因为这四卷对于水浒世界聚焦的维度是一个由微观逐渐向宏观、由个体逐渐到群像、由受害者逐渐到施害者、施害者的地位不断切换的一个镜头由近逐渐拉远的过程。这个过程,大家可以类比成那个提前达到地球的三体舰队中那滴水滴慢慢向大家无限精细展开的逆过程,水浒是由微观慢慢到上一个维度再到上上个维度的最后,才看清这是个一个文明的凛冬暗夜将至这个水滴的过程。

四卷书,维度不同,侧重不同,一个维度构架起的一个空间只是下个维度里简单的一环。以第一卷业火烧为例, 桃花的主链是鲁达(有力去为不相干人出力的人最终无力而去的绝路)——林冲(在危害来临时无底线地妥协退让退到绝路)——武松(有力去为自己讨回公道的人什么也讨不回来只能化身为魔的绝路),这一条完整的链条勾画出的是业火烧下各种被害者的无路可走。这条链上的三环的内部又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天地,鲁达里的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后的无能为力,林冲里的人到中年不得不怕,武松里的受害者变为施害者悲剧的轮回、天罚之刀的可畏、怀璧其罪的隐忧、士为知己者死的狭隘、被自己信仰的东西戕害后的破坏力等等,都是这个小环展开后的精细内部,而不是主干。而且,这三环里施公的写法是不同的,分别使用了三种特别高级的写法,鲁达环里是虚实结合的心路寂灭,看不透瓦罐寺的幻境就看不懂鲁达这环;林冲环里是大小号演绎的各种选择后的殊途同归,看不到这个大小号存在的各种可能的演绎也看不透林冲这环;武松环里是武潘的一人二体,看不到这个一人二体的不同性别对最高价值追求与反抗,即女子的爱情、男人的事业,在这个末世里的不可能被成全只能最后自焚的对的都是错,也就看不透武松这环。所以业火烧这个大环里的生辰纲是不同于这三环的,他是联结业火烧与江湖杀这两个维度的纽带,是晁盖集团的亮相,是同级与清风寨事件、揭阳道巡礼的存在,是维度更大的群像露脸。

到了江湖杀这个维度的时候,不仅像素变了,人物的身份其实也变了,这里的视角已由受害者来到了更高维度上的可以去迫害别人的人,所以这一卷里的人物故事已不同于业火烧,晁盖、宋江、吴用以及相继出场的一座又一座山头、一个又一个主动上梁山的群体,他们已不再是最底层的烟火人间里的或见义勇为而烧身者、或苟且妥协无路可退者、或提刀抗争终无力可抗者,这里的受害者们的害已主要来源于匪占主导作用下的逼迫,所以秦明、徐宁也好,卢俊义、李云等也好,甚至杨雄石秀时迁等也好,他们的境遇已和业火烧不同。

桃花的全部书会超过80万字,这个系统是如三体舰队里甩出的那个水滴一样,是有无限展开的纬度的,不同的纬度,精密的坑点,最后形成的将是一个环环相扣既能无限展开又能无缝对接的复杂精密的有机系统。

喜欢水浒的同好,欢迎关注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桃花读水浒:凛冬将至,暗夜无边,末世穷途,无路可逃,已连载40万字;也可关注头条号,桃花读水浒,正在重新整理发布中。

水浒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水浒传》这本书好就好在宋江要招安,我们喜欢英雄,也更喜欢悲情英雄,项羽,岳飞,于谦,袁崇焕,史可法等,这是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审美偏好,外国人也有英雄,他们称之为“超级英雄”,比如超人,蜘蛛侠,钢铁侠,外国的英雄生下来就是拯救世界的,无论再危险,只要他们一出现,就能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即倒,我们的英雄不是,他们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但他们信奉“杀身成仁”,相信“舍身取义”,并愿意为之付出一切,这也就是孔夫子说的“忧道不忧贫”,所以事业成功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他们的信仰,就算飞蛾扑火,也会义无反顾。

刚刚看了下书评,黑宋江的人着实不少,其实我倒觉得宋江是个有能力,有格局的人,先说能力,宋江的武力值在108将里估计连吴用也不如,吴用好歹还用链子锤(具体什么凶器忘了)阻止过赤发鬼刘唐(步军正将)和插翅虎雷横(马军偏將)的斗殴,估计也就能杀个阎婆惜之类的妇女同志,武力值连吹都没得吹,可宋江同志有个吓死人的能力就是自我包装,在没有报网,电话,互联网的有宋一代,在河北,山东,那么大个地盘闯下了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孝义黑三郎的名头,多少暴力份子(穆弘,穆春),变态杀人狂(李逵,武松),名商巨贾(卢俊义,李应),国家公务员(花荣,杨雄,雷横,)官二代(柴进,关胜),社会不稳定因素(白胜,时迁)一听名号,纳头便拜,并死心塌地为之驱使,你说没什么了不起?咱们来对比一下,小旋风柴进,皇二代加富二代,在沧海郡也有个急公好义的名头,还积极向黑社会组织靠拢,白衣秀士王伦上山草创梁山水泊,柴大官人全力支持,除了给钱,还给推荐砍人业务能力超的林冲入伙,最后还把全家身家性命带上梁山,共同创业,风投当成这样也够意思了吧,就这样,在梁山连前十都没混上,你说宋江牛逼不?

当初行者武松没打虎之前,住在柴进府上,刚去时有吃有喝,慢慢的柴大官人就不当回事了,已致于慢待了武松,让武松颇为不爽,宋江杀了阎婆惜,也来投柴进,见了武松要钱给钱,还结为兄弟,让武松感激涕零,李逵,花荣,王英,戴宗,张顺等等,都是这么入的坑。宋江对人那真是坦诚,眼光也真好,聚了一班牛人。

再说格局,梁山泊的兴旺,得益于两个人,天王晁盖和宋江,自从晁天王上山火并了王伦,马上就改革开放,做基础建设,招聘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上山,为此还专门盖了聚义厅,再加上这时尚未上山的宋江在江湖上为晁天王和梁山泊背书,梁山泊的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同时虽然身不在梁山,但梁山一大半的合作伙伴拜的是宋头领的码头,如果这一大半人是宋江一次带上梁山的,晁天王估计和王伦当初的想法差不多,可宋江当时表态,你们玩你们的,我不掺和,天王放弃了,没事,来了都是兄弟嘛,不认我这个大哥?不忙,咱先吃着喝着,感情慢慢培养嘛……

天王这感情培养了一半,突然听到一个消费,宋江同志有危险!小股东们群情激愤!好吧,哥们亲自去接他上山,上了山,天王数数人数,傻了眼了,虽然我是名义上的董事长,可小股东们眼神都望着宋江,卧槽,老宋,你TM的把老子坑苦了,你现在这个地位太敏感了,位置安排低了,显得我小气,位置安排高了,你这戚胁也太大了,干脆我以退为进吧,“老宋啊,虽然我来的早,可你能力强,要不董事长的位置你来?”宋江当时就傻逼了,理是这么个理,可你当初东溪村的班底怎么想?您当初劫生辰纲的时候我还在县委看大门呢,还是您资历老,我呀,现在服从老同志安排,先装一段时间孙子。

天王给宋江安排了副总裁的位置,新官上任三把火,宋江同志一上任就了打祝家庄,到附近州县抢劫,即熟悉了业务,还摸清了人事关系,权威慢慢就竖立起来了,也不知道中间怎么忽悠的吴用和公孙胜,把天王的左右手也安到了自己身上,动不动就是“天王乃梁山之主,不易轻动”,自己带人又吃又喝,还到处旅游,哦不,到处抢劫,把天王困在梁山之上,活脱脱个傀儡,天王不能忍,偏这时曾头市不知道发什么疯,要杠梁山泊,天王高兴的鼻涕泡都冒出来了,急忙拉了一帮亲信准备下山砍人,宋江还是那句“天王乃梁山之主,不易……”,天王才不搭理他呢,留下吴用看大门,带上三阮,白胜这些亲信,好歹让你们看看,我也不只要聚义厅前耍嘴把式的,砍人,我一样牛逼,新来的,你们都瞅瞅……噗……,卧槽,中了一箭,对面的人说是史文恭,箭上也这么写的,可我看这手法……呃,花荣呢???梁山上没下来吧?这尼马,就是政治暗杀啊。

(累了,明天写。)

水浒传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看罢《水浒》想一个问题,若宋江不走招安的路结局会是如何、会不会好一些。不依附朝廷大抵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一者众好汉仍然啸聚山林、劫富济贫,此时朝廷不会任由梁山泊坐大以致威胁到统治,势必会调集各路军兵围剿,纵然众好汉武艺精熟也抵不过朝廷屡次围剿,最终逃不过惨死凋零并被打上聚众作乱的罪名,此非上好抉择。

再者宋江领导众好汉彻底走向朝廷的对立面,联合其他绿林好汉势力揭竿起义,仅仅凭梁山泊的实力是无法和朝廷抗衡的。这是一条未知的路不成功便万劫不复,况且宋江深有功名利禄之心从未有过反意,所以这是一条绝不会走过的路。

如此来看依附朝廷建功立业而后博得封妻荫子是宋江作为一百单八好汉首领为他们做的最佳选择。也许宋江有私心,因为要博得功名只靠他自己是不济的,最后带领众好汉走上了招安的路。无奈朝廷被奸佞把持,即便平辽剿腊建立奇功最终却被鸩死,奸佞朝臣却依然坐享荣华富贵。大抵是宋江生不逢时未遇明君,但若明君治世又不会有人被逼上梁山、啸聚山林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