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失控读书赏析(3)篇

失控
作者:凯文·凯利
凯文·凯利(1952~),绰号KK,世界著名科技杂志《连线》创始主编,“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第一届世界黑客大会发起者。1994年,其预言未来科技发展的传奇著作《失控》横空出世,十几年后,文中所指相继出现,2010年,《失控》中文版问世,即在中国互联网界和科技媒体引起轰动,从此,KK 的一言一行都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风向标”。在互联网创业大潮席卷各个领域的今天,当媒体聚焦在路演、IPO 以及科技公司市值时,KK 依旧冷静地游走在最新科技产品与人迹罕至的原始部落中,思考科技该如何发展以及人类将怎样依靠科技,从而更加幸福地生活。也许只有这样,才可以预见到那些能够真正改变我们生活的伟大发明。KK 让我们相信,科技带给我们的未来,终将是一个充满温暖、人性与自由的“进托邦(Protolia)”。
失控读书赏析 第(1)篇

《失控》对我来说是全新的科普类书籍,可它又超越了科普的范畴,就像译后记里说的是一本思想之书,智慧之书,甚至给我一种哲学之书的感觉,而且这哲学里充满了东方哲学的味道,kk在书中不止一次引用老子道德经的原文,“众愚成智”那一小节中有一段关于“无我”的论述,让我想到了金刚经。耗时38个小时,695处划线,192个想法,电子阅读的好处是你在阅读的过程也在创造基于原文本的文本。就像kk说的“分布式文本或者说超文本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角色——每个读者共同决定文本的含义。”n之所以耗时这么久,除了理解kk的文本的确需要深思,还有我几乎把每个页面上前辈们的想法都点开看了,同样的句子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前辈们联系政治、经济、心理、生物科技以及个人的工作学习,千江有水千江月,却都给我以启发,就像kk说得 “文本是一次与无数参与者的理智交谈”。从这38个小时积累的阅读中,到底涌现出了什么呢?n1、关于翻译:本书的翻译是“蜂群思维”的“众包”的应用和体现,但却难能可贵的达到了翻译的高境界“信达雅”,没有翻译腔,读起来非常流畅,甚至充满了诗意。我不知道被翻译成“涌现”的原始英文是什么,kk在文末说,也许将“涌现”替换成“发生”也不会有多大变化,我却觉得“涌现”翻译的特别好,特别能够表达持续奔涌的动态和“事件发生过程中跃进”的感觉,换成发生,也许就少了很多,嗯,意韵?n来看一段翻译(就是让我想到金刚经的那一段):n“世上本无“我”,不过是庸人自设之。人无“我”,蜂窝无“我”,野兽无“我”,公司无“我”,家国无“我”,任何活物都没有“我”。一个活系统的“我”是一个幽灵,是不知晦朔的朝菌。它就如同亿万个水分子汇成的瞬间的漩涡,指尖轻轻一碰,便即销饵无形。“n“不知晦朔的朝菌”出自庄子的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不知英文原文是什么样的,但翻译的如此诗意,又生动贴切,确实让人佩服。整本书里这样的翻译比比皆是,你可以自己去发现。2、关于kk :书是kk二十多年前写得,刚开始拜读,不免惊为天人,与自己科普书读得少,是井底之蛙也有关系,确实是膜拜的感觉。读到最后,还是很佩服,不再惊为天人,而是觉得可爱。kk所处的时空,他身边的科学家的著作、试验给了他启发和灵感,有产生kk这本“失控”之花的土壤,kk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发现了无中生有的九律,kk关于进化的描述,连篇累牍,不遗余力,不知为什么,让我特别想笑,觉得kk可爱。Kk 引用传奇考古学家德日进的一段文字可以说明kk对进化的推崇:“进化乃理论乎?体系乎?抑或假说乎?未及其万一也。概凡理论、假说、体系,皆须以进化为基本之原则,方可成其为真。进化乃普照世间之光明,指引万物之航标。是为进化。”n说到引用,kk书中引用的其他科学家的举例、以及书中的文本,都很贴切,而且都非常的形象,还是关于“涌现”的一段引用,1923年摩根在《涌现式的进化》中引用的布朗宁的诗,这段文字的确让人很容易的感知到了音乐自音符中涌现的诗意,更好的理解了“量变引起质变”的涌现。“而我不知道,除此(音乐)之外,人类还能拥有什么更好的天赋n因为他从三个音符(三和弦)中所构造出的,不是第四个音符,而是星辰。“n3、关于联想:在读失控的过程,由于理解文本需要太多脑力,为了换脑子,我读了村上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阿瑟黑利的职场小说《烈药》、《最后诊断》,阿耐的《大江东去》,还有几本有关金融和创意企业的书,在看这些书的时候,我常常联想到《失控》,用失控中的观点,反而能够更深一层的理解,比如村上说“自己可以写小说”仿佛是接到了神的谕示,其实更像是“量变引起质变”的一种自然涌现,村上自幼年就是一个书痴,成为一个作家也许是他博览群书的一个质变涌现。而《烈药》《最后诊断》中,制药企业、医院医生、病人、药监局之间的” 牵制、互惠、推动和利用”,也让人联想到kk的 共生系统的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是互相影响的物种间交互的进化演变。实际上共同进化更像一曲探戈”。而《大江东去》里描写的80年代改革开放的图景,就是一种分布式的自下而上的去中心化的系统写照,而且也确实实现了收益递增,经济腾飞。所以kk的书确实提供了某种哲学,似乎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因为kk研究的是活系统,而我们的智力、思维、企业、组织、国家、整个人类社会乃至地球,宇宙也都是一个活系统,如果要实现无中生有的进化都需要九律。看《失控》常让我想起一本无字绘本《zoom》,视角从蜂群、蚁群到机械与生命的融合以及共同进化,一点点扩大,直到最终的进化规律。4、关于人工智能:有一个脑洞大开的观念,kk认为所有结构复杂的东西都是机器,而所有能够自维持的机器都可以看作是有生命的,从这个观念引申出来,人是生物化有心智的机器,而机器是机械化的人,猿如果是我们自然进化的祖先,那我们人有可能就在未来的某个节点上跨越人类和机器之间的间断,进化出人工智能。对人工智能,我既渴望又有些害怕,因为一旦人工智能涌现出来,他们必将不受控制。Kk二十多年前过于网络群氓、碎片以及电子阅读的预言都已经成真,而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社会热点,kk关于人工智能“突然开口反驳”我们的预测也许只是时间问题。Kk的失控读完了,但是我的想法,评论都留在了微信读书里,不管它是否浅薄,却变成了文本的一部分,与千百个共同阅读的人一起丰富和延展着kk的原始文本,而我关于失控的思考也还有很多,碍于时间和篇幅,还有有一些我现在也想不起来了,[呲牙]但我想《失控》给我的启发,我的思考还会继续。

失控读书赏析 第(2)篇

确实是一本难读的书,但是一本值得读的书,一遍通读下来,能记住的点不多,但是如今的我们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我们已经在网络时代里生活了30年,而这本书的作者凯文凯利相当于是站在了90年代初来预测我们现在的生活。作者核心观点就是两个字:进化。人类这个族群,会带着 网络,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继续进化,如今有很多已经实现,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例如医学中的机械运用)等等,但我与作者不同的是:我不认为,网络会带来民主,或者摧毁权威,相反,技术越来越掌握在头部的企业和人手中,权威正在一步一步的确立,当淘宝比你自己更知道你要买什么时候,当利益集团可以操控你想看的东西,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大家还觉得这种进化会是好的吗?未来并没有变得清晰,但趋势不变,因为过往的历史告诉我们,当权威逐步加强时,开始的阶段总是繁荣的,但到后来就会产生新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就是我们新的未来的着眼点。期待看凯文凯利的新书。

失控读书赏析 第(3)篇

也许大到世界,小到个人,都有两个相反反向的力量在驱动,借用书里面的提到的名词我试图总结下:

一个自上而下的,自诞生便不可避免走向熵的衰减——更好理解的说法是热力学的消散,最终归于沉寂;

一个自下而上的,通过尝试、奇变,在无限的广袤空间拓展未知的可能性,以获得一种自适应的能力面对外界的变化,同时对冲前一种趋势。

KK在中国很少欢迎,这几年尤甚。他的东西,启发性还是很好的。内容上,当得了博,然总有显散乱和重复啰嗦,这么多页也常常读的很累。好在,最后一章节,作者对自己书的内容做了很好的总结。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