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
作者:刘心武
叙述的是1982年12月12日早晨5点至下午5点北京钟鼓楼一带发生的故事。在一个古旧的四合院了,薛家正着手办理一场婚礼酒席。围绕着这场酒席,小说勾画出北京城普通民众近百年的平凡的生活历史。它以一种精巧的结构,将相邻的多个家庭串联起来。展示出每个家庭,每个人物的生动历史。围绕着“时间”这一概念,小说表现出对历史,对社会,对个体的深度的现实主义观照和人文关怀。在“时间”的物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的考量中,表现出作者带有历史哲学色彩的深度思考。小说也是一部浓郁的京味百科书,具有厚重的地方风情文化。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楼在后,灰墙青瓦。钟鼓楼沉默58年了,但在这1982年12月12日下午五点来临时,它们却雄姿依旧,仿佛随时都可以发出新的讯号……

         岁月悠悠,时间毫不间歇地流逝着。人们落生在这个世界上 最早意识到的是包围着自己的空间,这空间有着长度、宽度和高度,其中充满了各异的形态色彩与音响……而后人们便意识到还有着一种与空间并存的东西,那便是摸不着、握不牢、拦不住的时间,在所存在的空间里度过着不断流逝的时间,这便构成了我们的生活。于是喜、怒、哀、乐 于是生、死、歌、哭……

         但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单独地存在着,他必与许许多多的人共存于一个空间之中,这便构成了社会。而在同一个社会中,人们的阶级意识不同,政治方向不同,经济利益不同,人生态度不同,道德品质不同,文化教养不同,性格旨趣不同,生理机制不同,竞争能力不同,机遇遭际不同……于是便相争相斗,相激相荡,相斥相离,相轻相嫉……同时也必定伴随着相依相靠,相汇相融,相亲相慕,相尊相许……而这种人类社会的流动变化,从整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历史;从个体角度来说,便构成了命运。

        在匆匆流逝的时间里,已经和即将有多少人,意识到了一种神圣的历史感和庄重的命运感呢?

        但是,不同的人对时间的感受是各异的。它是一个圆圈?一支飞箭?一条奔向大海的河流?一只骰子?一架不断加速的宇宙飞船?它真的可以卷折、弯曲?……

        薛永全当喇嘛时,他一度相信时间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圆圈。也就是说,时间是循环不已的。人只有皈依佛门,潜心养性,求得解脱,才能超出这种时间的轮回。他的这种圆圈式的时间观念,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所动摇,学了简明中国史,他才知道这直线式的时间那过去的一端是“从猿到人”,而未来的一端是“共产主义”。而大儿子薛纪徽有一次告诉他,实际上时间是既无头也无尾的,“从猿到人”以前还有“从虫到猿”,并且还有“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从无地球到有地球”等等;而“共产主义”以后也还会有矛盾冲突,人类社会还会有发展变化。

        对于慕樱来说,时间是一支射出去的箭。原来,她在箭尾上,现在,由于她自身的努力,她已附着在箭头。在“时间运行”的过程中,箭头永远优于箭尾。在我们日常生活里,与时间紧密相联系的语汇究竟有多少?“时机”、“时尚”、“时宜”、“时势”、“时兴”……包括“时髦”,这都是“箭头”上的观念,慕樱以与这些观念合拍为荣。

        对于澹台智珠来说,时间仿佛是小溪奔向河流,河流奔向大海,而她便是一条从小溪出发,游向大海的鱼儿,现在她已经游入了河流。她知道,哪条鱼儿也不能凭借侥幸便顺流而下,因为还有险滩,有涡流,有钓钩,有网罟……通向大海的通路是公共用的,但只有那永远清醒、永远奋进的鱼儿,才有可能终于达到理想的境界……

        对于龙点睛来说,时间好比是一只握在拳中的骰子。他望着大街上的车水马龙,心想:时不再来,机不可失,在这人生的战场上,我要抓紧一切机会不放啊!

        时间默默地流逝着,人类社会在时间的流逝中书写着历史,个人生活在时间的流逝中构成了命运。

        我们在1982年12月12日这天所认识的这些人物,将怎样继续生活下去?我们对他们的分析、预测和评价,将被时间所确认,还是将被时间所否定?

        薛纪跃和潘秀娅能否和谐相处、得到幸福?薛永全能否继续保持内心的平静?薛大娘和她的两个儿媳——特别是与二儿媳潘秀娅之间,是否仍将不断地爆发出微妙的矛盾冲突?薛纪徽终究还是会淡忘那“装车”、“卸车”的场面,而在新信息的刺激下更加奋发吧?荀兴旺夫妇将怎样送走杏儿,并将怎样看待他们那不可更易的儿媳冯婉姝?杏儿将怎样向母亲和枣儿交代首都之行,并将怀着怎样的情绪回忆这一段遭遇?荀磊在冯婉姝支持下将那译稿另投别处后,是否还会遇到困难?冯婉姝对荀磊的爱情,是否将永不衰减?张奇林夫妇搬入新居后,是否能保持同原来那些“小市民”们的联系?张秀藻经过那一晚的“同代人恳谈会”后,将会在她的笔记本上增添一些什么样的诗抄?庞其杉的情报站站长能不能当稳?傅善读和洛玑山的行为后来究竟得到怎样的评议?詹丽颖有可能改变她的性格吗?齐壮思将怎样对待慕樱的追求——特别是在他离休之后?而慕樱的爱情观和道德观,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中,是将遭到大多数人唾弃,还是将被大多数人宽容乃至接受?嵇志满从迷梦中惊醒后,将作出何种反应,并将有怎样的结局?澹台智珠能终于达到表演艺术家的高度吗?李铠能彻底摆脱心理上的暗影吗?韩一潭是否终于能勇敢地独立思考?龙点睛一定会“有志者事竟成”吗?海西宾难道永远保持对名利的淡泊?梁福民和郝玉兰何时能够改变他们那种低收入、低消费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姚向东究竟是及时地被挽救过来,还是竟从此沉沦?卢宝桑是总也搞不上对象,总到处去“足撮”吗?路喜纯后来究竟跟谁一起到照相馆拍了礼服结婚照?胡爷爷还要捡多久废纸?海老太太的吹牛还会不会出圈?小莲蓬、小竹这些孩子长大了,将以怎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周围的世界?……看来,这一切都具有某种不确定性。

        然而有一点却是可以确定的,北京的钟鼓楼将成为社会历史和个人命运的见证而永存。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青瓦。

       钟鼓楼高高地屹立着,不断迎接着下一刻、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下一代。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鼓楼在前,红墙灰瓦。

       钟楼在后,灰墙青瓦。

       细腻的文笔、百科全书式的叙述,勾起了我对钟楼、鼓楼的向往,渴望近距离目睹其芳容。小说以详细叙述豆汁夫妇与贝子斗争的传说为开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还略有拖拉之感。刚开始读时,感觉只是描写北京普通市民的一天十二小时的生活,却足足写了几十万字,那内容该十分拖拉冗杂,读起来估计如味同嚼蜡。读了全书的五分之一时,我被作者插叙式的叙述深深得折服了,社会百态,杂而不乱,栩栩如生。同时,为自己之前的粗鄙想法而羞愧难当。

        表面上,小说以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钟鼓楼附近一个普普通通的四合院中一户人家结婚为线索,串连起各色各样的北京各阶层的市民生活,构成了一幅北京市民百景图,堪称小说界界的《清明上河图》。实质上,小说以时间的变迁和对时间的思考为线索。钟楼、鼓楼历经百年风霜,仍屹立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着为北京市民报时的职责,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时间精确度要求的提高和电子表的普及,慢慢地,钟楼、鼓楼也失去了其报时的价值,但是,作为北京社会历史变迁见证,在北京市民的心中是文化的归属感,斗转星移、海枯石烂,也不可改变北京市民对钟楼、鼓楼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同时,通过作者对时间的探讨,也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后对祖国未来发展的思考,渴望祖国繁荣富强,尽快赶上西方的发展。

       书中主要塑造了十几个人物,涵盖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詹丽颖,一个豁达开朗、热心邻里、但又不谙世俗的中年知识分子形象。但因其说话做事不符合带有封建思想邻居的思维方式,常常自以为做了好事而被邻里嫌弃和埋怨,是一个不讨喜的角色。但我喜欢她的性格,不必去为了条条框框而束缚自己的本性,古道热肠,活出自我。

        庞其杉,一个不善于人际交际,甚至有社交恐惧症,但工作能力出色的情报站工作者。因其社交恐惧,被同事们排斥,在是否被晋升为情报站站长而历经曲折。记得十分清楚的一个情节,在他晋升为站长后,某天,在走廊上遇到了张其林局长,本想克服自己的社交恐惧而主动打招呼,却在张局长对其微笑时,扭头钻进来卫生间,彼此尴尬不已。生活中的我,也做过这类傻乎乎的事,非常能理解庞其杉的心理,在他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不止是我,几乎所有内向的人,都能在其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杏儿,一个勤劳善良而靠自己双手致富的河北农村姑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落实后,她和弟弟枣儿凭借着自己的勤劳和远见,成为第一批致富的农村人。她总是为别人考虑,有一个金子般的心。为了拜访父亲的结拜兄弟而赴京,因其单纯善良而受到了荀兴旺一家的欢迎。在荀大爷要为替邻居付钱买雷达表时,毫不犹豫得拿出了自己随身带的为枣儿置办家具的钱。同时,在与磊子哥的相处中,也体现了城市青年和农村青年的思想矛盾。

       所读所思所感,也即将暂时画上句号。大家经典之作,必将受益终身,而不止于当前。

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系列:钟鼓楼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应该说是遗漏的一本茅盾文学奖小说吧,是室友推荐才知道而看的,似乎一看章节就猜到了大致内容,但又似乎没太读懂,应该不仅仅是想要表达一种“京味儿”,作者关于时间的思考的深度及对读者的相关引导的手法也没有特别独特。刚开始看时不能不伤感,我仍旧只能在书里了解北京,就是因为曾经看书太多才滋生想亲自去看世界的想法而放弃了那么好的资源与有保障的未来,也不知道从今以后命运的轨迹会如何运行,时间向前,我的境况会越来越好么!现在慢慢坦然了,我真的不够努力,至少力气没有用在刀刃上,我也没有放弃眼前执著梦想的勇气,所以我不配拥有更好的东西的资格!长这么大读这么多书听了那么多道理,还是忍不住自怨自艾,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一定会看轻一些曾经那么执著的东西,又欣赏并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