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十大著名企业盛极而衰的失败原因!
这是一本中国企业失败的MBA式的教案。
值得所有企业家深度阅读。
《大败局》可以叫《巨星陨落》,是吴晓波老师的代表作之一,选择的案例大多是那个时代的行业领袖,案例极具代表性,败因分析比较到位,是难得一见的好书。
第二次重读本书,给予五星评价。
吴老师所列举的十大案例
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盛极而衰。在最辉煌的时期,突然衰败,坠地式猛烈和急促。
但是究其败因,有些关键词,似乎和他们都有关:机会主义、胆大“包”天、膨胀无序、野蛮生长、重概念不重产品、激情四射、商业道德缺失、无系统、无规则...
这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野果丛生、商品短缺的市场环境下,共同的民营企业写照。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历史遵循胜者为王的游戏规则,企业史可能还遵循“剩者为王”的游戏规则,活下来,是企业做大的基础。
任何一家企业已不可能仅仅靠一个创意或一则神话取得成功。知识、理性成了新经济年代最重要的生存法则。
为什么同一时期诞生的企业,有些成为日后各领域的泰山北斗?而书中所列举的企业,却在共和国改革开放阶段的企业史上立下了一座座钟,成为时刻警醒后世企业家的警钟。
这才是真正值得我们深度思考的地方。
借用吴老师的一段话:在我的理解中,失败是一个过程,而非仅仅是一个结果;是一个阶段,而非全部。正在经历失败的,是一个“尚未经受考验”的、活泼泼地成长中的中国新兴企业群体。
失败,是为了更好的成功,它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唏嘘和悲情,而是如作者希望的,用“解剖刀”和“显微镜”从它们各自的败局中提取宝贵的“失败基因”。
引:在摆脱旧体制铁链束缚的改革之初,激情——一代百无禁忌的弄潮儿的激情曾经拯救了整个中国企业界的脸面,然而很快,激情所散发出的负面作用,令中国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与冲动之中。
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及知名跨国品牌的进入,随着市场的日趋规范及竞争台阶的提高,随着网络年代的到来及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中国企业界终于迎来了激情年代的终结,一代草创型的民营企业家也将面临被集体淘汰的命运。
下面一起来梳理吴晓波老师提取的那些共同的失败基因:
1、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
2、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
3、普遍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
大败局Ⅰ(修订版)读书赏析 第(2)篇初读《大败局》是几年前,书名如此触目惊心耸人听闻,不免引起我的好奇心,对我而言,那是一个关于商业的启蒙,亦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此之后,电视上的商业广告,路边正在衰落的保健品小店,蜂拥而出的计算机门面,隐藏在书店背后的盗版光碟店,还有热炒的标王和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都重新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清晰而透彻,如烟花般璀璨又悲壮。现在再来读这本书,我很欣慰地发现,大败局赐予我的,不仅仅是关于商业、关于中国政商的启蒙,更是用“大·败·局”三个痛彻心扉又掷地有声的字,印刻在我的内心里,即使吴晓波从三十年的改革开发写到上下两千年的经济变革,我还是固执地觉得,《大败局》MBA式教案的分析和反思,是他最为精彩、最为生动、也最为经典的作品。《大败局Ⅰ》的案例,大多数是一场狂热、激进的燃烧殆尽。保健品行业占据大半,是这个行业先天卑劣基因的必然结果;草莽创业者迷信广告、针对广大群众无下限的营销轰炸和被广告绑架,也多数注定了惨败的结局。吴晓波总结的失败基因有三点:n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n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n缺乏系统的职业精神。许多具有专业知识及天分极高的人几乎总能做成他们想做的事,所以他们极少有失败的经验。而正因为他们极少失败,所以他们从来不曾学过如何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我想打一个比方,《大败局Ⅰ》的失败,如一场广场上的引火自焚,最能吸引到无数人围观和火焰蹿高的时刻,也是企业自身被燃尽的必然结局,从开始就注定了。而《大败局Ⅱ》的案例,企业家像是滚雪球,推着越来越大的雪球试图爬坡登顶,但雪球越来越大,资本越滚越大,为了推动雪球,企业家只能不断加速,不断在愈发陡峭的山坡上兵行险着,有人赢了,将雪球推到山顶,一览众山小;但案例中的输了,我们无法再像《大败局Ⅰ》一样简单地将他们的失败归结于先天性的失败基因。但逆着山势推雪球,并不是一场关于胜利的竞赛,而是一场关于存活的游戏。
大败局Ⅰ(修订版)读书赏析 第(3)篇王遂舟这一代企业家是十分值得尊敬和纪念的。他们绝大多数是从旧体制的堡垒中冲杀出来的,因此他们最了解、最痛恨旧体制,他们拥有“虽百死而无悔”的不无悲壮的批判和摧毁精神,可是他们缺少职业化、系统化的训练,缺少对国际最新商业趋势的系统了解和清醒认识。
他们几乎无暇做这样的思考。他们就这样抢过一个新概念——生怕被别人夺了去——就贸然地在一条从来没有人奔跑过的荒原上奋勇地领跑。
我们需要警惕的是,在客观条件已经大大改良的今天,在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经济真正接轨的今天,如果经营者在作出重大决策的时候,依然顽固地坚信于自己的天赋和感悟力而不相信科学的分析,那么,就太对不起王遂舟们当年所付出的惨重的代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