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菊与刀读书赏析 读后感(3)篇

菊与刀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读《菊与刀》,可以让你全面精确地了解日本和日本人一些奇怪的行为。为什么日本的明治维新会取得成功?日本人为什么要发动战争?他们是如何在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人为何彬彬有礼而又倨傲蛮横?为何严谨恭顺而又放荡恣肆?为何顽固守旧而又勇于改革?他们为何既可以为天皇和国家剖腹又为何迅速停止抵抗成了美国的小弟?读《菊与刀》,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中国和我们自己。无论怎么说,日本文化曾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人对于传统的感情和态度与同样处于新旧、东西、文化冲突的中国人有着相似的情绪,而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传统的?他们坚决捍卫的是什么?毫无顾忌地抛弃的又是什么?他们接受西方的是什么?
菊与刀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1)篇

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呈现的是柔美,让人想到日本传统生活之美,以及日本女性的温雅哀婉之美。刀自然是暴力的象征,让人想起举刀剖腹的日本武士。看似不应该关联在一起的两个事物,却真实的展现了日本这个民族。日本就是这样,左手菊花,右手刀。用书中一段话很准确的概括就是“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崇尚武力又爱好美好,既蛮横又文明,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支配,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这种种的矛盾都是以极端的对立来体现的,而在这极端的对立中却保持着真实的统一。本不是一个普通正常的国家,它是一个隐藏在“暧昧”表象之下,无与伦比的单一民族集团性和不择手段的进取性的国家。不管是“菊花”也好,“刀”也好,都是维护大和民族共同体,进取扩张的手段不同而已。在日本人的世界里,两种截然相反的东西,构成了奇特的互补。这是日本著名评论家川岛武宜的一段话。我们没有权力过多的评论一些东西,但读过《菊与刀》这本书,通过作者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全貌,并推导出关于日本文化具有决定意义基本特征的描写,我们对日本这个具有菊与刀双重文化的民族有了更深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必须理解我们的对手,以便在与他们的竞争与战斗中取得先机。中国正处于发展旺盛的时期,我们应将对日本的曾经犯下罪行的憎恶感情埋在心里,学习日本的优点,不断进取向上,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大国。

菊与刀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

价值观假设是难以看破的隐含前提,面对同样的信息,不同的价值观假设可能会推导出不同结论。本书的意义就在于认识日本人普遍的价值观假设(至少是大半世纪前的日本人),起到“锚”的作用。对于阅读日本书籍或理解日本人的行为与理念都具有借鉴价值。

作者认为日本人阶级分明并通过各种礼节固化,“耻”、“恩”文化对他们的行为有强大的影响力,而天皇又位于这种文化的核心。日本传统的神道与天皇紧密结合,天皇的概念已从具体的某人抽象出来,上升到接近神的位置,美国战后的行动就是基于这点展开的。

作者还提出一套日本人的“情理”体系,对客体忠孝的情理与对自体荣誉的情理。这对情理也常常出现矛盾,矛盾到实在解决不了往往会选择自杀保全情理。在不知道这些价值观的背景下,读懂日本人实属不易。

菊与刀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

就像我们在解放以来,文化和社会风俗发生了不少变化一样,日本可能在二战后的全球化进程中,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本书所描述的信息,也可能不是很准确了。但透过这本书,我们还是可以理解到,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忠”、“情面”,“义务”、“享受”,“等级制度”与“各安其所”。这些文化中冲突,造成了日本明显的两面性和相互矛盾。他们懂礼貌讲秩序,但另一面又非常残忍;他们热爱生活,但另一面又视死如归……透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原来这个世界各民族的的价值观和文化,是如此差异,以至于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所认为的正确正义的某些原则,在其他文化看来,有完全不一样的理解。

Anyway,日本现在军国主义又逐渐占据主流,作为曾经深受日本侵害的中国来说,需要做好必要准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