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深受《红楼梦》影响,充满着对女性的赞美与崇尚,在书中将金家四姊妹塑造成知书达理的知识女性,同时将四位公子描绘成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在当时引起社会巨大反响,同时这部书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故事以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爱情为主线,以金家的兴衰过程为辅线,向我们展示了民国时期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面貌。
官场的腐败与勾心斗角充斥着整部作品,反应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无情。凤举、鹤荪、鹏振三人依靠总理父亲的权利,理所当然的就当上了官,而且还身兼数职,每月丰厚的薪水让普通百姓想都想不到,可是这些钱还不够公子哥的日常花销足见他们是多么的腐化堕落。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造成了他们无欲无求,堕落也就顺理成章了。面对父亲突如其来的病死,这个家瞬间分崩离析也就不足为怪了。一个社会的黑暗最直接的反映是“寄生虫”的增多,看看身边整日吃喝玩乐,花钱如流水的富家子女,还有那些依附权贵的“交际女”她(他)们无非都是“大树底下好乘凉”罢了,不值得羡慕,想想当靠山如金父突然失去之时,这些人恐怕连普通百姓都不如,因为他们早已失去了劳动的本领与吃苦耐劳的本质。
我把这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爱恋中的金童冷女。习惯了饫甘餍肥的金燕西,在一次城外踏游时偶遇青春美丽的冷清秋,顿时陷入迷恋而不能自拔。不惜花费重金,千方百计的贴近清秋,租住在冷家隔壁;买各种贵重物品讨好冷清秋母亲,为冷清秋的舅舅谋一份差;办诗社迷惑外人等等,对于冷清秋也是百般呵护,在燕西的苦苦追求以及物质诱惑之下,冷清秋渐渐迷失了自己,丧失了自己的原则,终于在一次郊游中委身与他,不慎怀孕。第二部分为婚后的生活。最初两个人还能相敬如宾,毕竟这场婚姻来之不易,门第的巨大落差,使父母心存芥蒂,好在在四姐的安排下父亲最终妥协,加上冷清秋的才华也让金父对其另眼相看。可惜好景不长,婚后不久燕西的毛病慢慢地开始显现出来,整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为讨好烟花女子不惜一投千金,完全没有打算,夫妻间的感情也从激情四射转化到平淡不惊了。第三部分是金父死后。家里的靠山倒了,兄弟之间没有了经济来源,间隙也就越来越大了,金母眼看家族衰败也只好忍痛分家,各自谋生。别的人多少还有点积蓄,可是燕西由于年龄小,还没来得及工作就已失业在家,儿子的出生也没能挽回浪子之心。冷清秋直到此时才对燕西彻底死心,认识到年轻时的错误,开始自我救赎,带着孩子离开金家,做了一个自由之人。故事的结局是,燕西也认识到白秀珠是因为自己当年的抛弃而心有不甘,不是出于爱情才喜欢自己,痛下决心随姐姐出国学习,以谋出路。随着金母隐遁深山,燕西的火车渐行渐远故事也就结束了。
看这本书主要是受《暗香》的影响,想看看到为什么那么多人追捧。说实话第一部分与日常言情小说没有太大区别,不值得去看。到时到了第二部分慢慢地有了些看头,但也不是太值得细细品味。那为什么会有人追捧那?我想这与写作时代有关吧,毕竟民国时期女性的独立思想才刚刚起步。
金粉世家(全二册)读书赏析 第(2)篇一代金缘-半生悔恨 墨轩逸读书心得
很早的时候就拜读过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也看过影剧版的《金粉世家》,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经典之作。一个家族的兴与衰,一个纨绔子弟与一个清高女子的爱与恨,张恨水的文字功底了得,故事生动有味,情节跌宕起伏,用巧妙的语言打动了读者,吸引了读者。《金粉世家》隐射了很多的大家庭,虽然表面风光,但风光背后就是衰败,有句古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顾玩乐的人最后只能是悲惨下场。在《金粉世家》中,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都应该学着体会每个人的心理,很多东西不只是环境造成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沉淀下来真正的自我。
每一个家族的兴起与衰落,都有它的道理存在。如果家族里的人游手好闲,不出去谋生,那么家族的衰落是一定的。如果家族里的人能够靠双手劳动,不靠家族里的经济,我想这样的家族才会长久不衰。红楼梦因为家里有女儿嫁进皇宫才得以兴旺,后女儿去世,家族败落,家人不作为,以至于凄惨衰落,京华烟云也是如此,金粉世家也如此,家里的人长期靠着家里养着,不出去劳动,那么这个家迟早也会让给现实。所以人还是要努力,还是要奋斗,要有一颗定力的心。
原著中白秀珠与金燕西就是一对恋人,只是金燕西这样的纨绔子弟恰恰喜欢寻觅更新鲜,更清纯的女孩。影剧中的白秀珠倒追金燕西,经常以金燕西女友自居,干涉金燕西的生活。金燕西从小在富贵家庭成长,见惯千金大小姐的做派,当他见到清新脱俗的女学生冷清秋,就像被勾了魂一般吸引过去。吸引金燕西的冷清秋,是因为她的外貌,她的气质。她的那种高冷让他欲罢不能,他也没有思考他能不能应对的了这种高冷。金燕西的母亲曾经说冷清秋是一个有心计的女子,她知道金燕西的性格,欲擒故纵,才能嫁进金家。白秀珠与冷清秋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一个如火,一个如冰,相对而言,白秀珠更真实一点。当然金燕西真爱冷清秋,只是这种爱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远。
《金粉世家》是一部很好理解的经典名著,一代家族的兴衰,有那么一点红楼梦的意思,但却没有红楼梦那么可悲可叹。金燕西对冷清秋一见钟情,冷清秋对金燕西若即若离加注了金燕西对她的占有欲。金燕西有一张帅气的脸庞,也有一张会说话的嘴,在那时就是女孩子们的王子,但冷清秋却显得高冷。如此金燕西才会感到新鲜。还没有深刻了解就与冷清秋结婚了,婚后才发现两个人性格确实有很大出入。一个多疑,一个不爱解释。到后来,金燕西情移白秀珠,冷清秋才彻底放弃金燕西,在一场大火中彻底逃离金燕西的家与生活。而金燕西只是有一点难过他的儿子被冷清秋带走了,他依然心不定,依然自我。他说他只爱过冷清秋,只是这种爱没有他想象的那样深刻。
金粉世家(全二册)读书赏析 第(3)篇假鸳蝶真恨水n多年前曾断断续续地看过电视剧版,迷迷糊糊就将那一大片向日葵和那场盛世婚礼与浪漫划起等号。如今再翻书,短短几章便不忍再读,只觉现实太残酷,书中的人物刻画远不似剧中那般单纯可爱,看到冷家母女的欲拒还迎小心应付,悲剧似乎就此注定。慢慢看下去,只见一家之荣辱系于金栓一人之身,他也就被拴紧无疑了。顶梁柱一朝坍塌,金太太分家之果决,三位少奶奶之各显其能,不能不说是女性思想之崛起了。如今读了这许多故事,自己也经历了些爱恨,越发多了些同理心,也只剩一句,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n家道中落的女学生遇到富家少爷如此这般的砸钱追求,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一朝嫁进豪门来,活进了梦里,自然是不肯轻易醒来的,不免持了对待饭碗的委屈奉迎。但七少爷还是那个七少爷,征服了清秋后,自然会有新的脂粉目标出现,前期砸钱追清秋有多认真,后面用钱养戏子就有多大方。幸亏清秋读过书,在认清了燕西之后,还有理智和勇气及时止损,毅然离开,最爱她诀别书中那一句“君子绝交,不出恶声,秋虽非君子,既对君钟情于前,亦雅不欲于今日作无味之争论。”当真大气。只是当街卖字的现实生活又不免令人唏嘘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