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借此宝地
说三道四(一)
孩子:谢谢你选择我作为你的妈妈!虽然生下你没跟你商量。但是我有不要你的权利,我放弃这权利,也算是跟你撤平了。在与你朝夕相处的十四年里。有你随意大小便搞的我当众糗‘屎’,有你奶声奶气的说我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妈妈时我内心乐开的花。有你模拟给当时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打电话的笑闹,又有你因为挑食敲盘子摔碗的胡闹。有你玩闹时磕的头破血流差点留疤,亦有你玩游戏废寝忘食让我的拳头无数次挥起又放下。幸运的是你没有上墙揭瓦,为娘我也没有变身为母夜叉! 作为你的妈妈,总想让你修炼成百变葫芦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亦希望化身为百般武艺与一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而我,就是那个用炼丹炉为你熏出火眼金睛。故意让你偷吃丹药,还亲自为你炼制如意金箍棒的太上老君。冯唐说:生个女儿,头发顺长,肉薄心窄,眼神忧郁。牛奶,豆浆,米汤,可口可乐浇灌,一二十年后长成祸水。在你长成祸水之前,我不能允许任何人伤害你。其实真实的情景是就算你长成祸害,为娘的也不容许任何人伤害你。因为从那天医生把你从我肚子里抱出来的那一刻,为娘就觉得那是一场劫持。你已经被世间所劫。从那一刻起为娘就与世界为敌了,且一生一世死不悔改。 你刚刚出生时,我的愿望是你健康就好。医生因为你不哭泣,又是拍打你,又是给你吸喉咙里的异物,都在忙活你了。而我这个肚皮被豁开的女人,已经被她们遗忘了。疼痛使我无法动弹,只有让目光走来走去扫视你,那目光毫不避讳,从头到脚审视你,虽然医生有时候阻挡视线。却阻挡不了我刻意要寻找你毅力,真怕你多指头少腿。直到你发出如同太监般的哭声,才惊醒了我探寻的脚步。哭声虽不怎么好听,幸好没发现什么先天性肢体缺陷。刚出月子就希望得到你听力智力皆正常的答案。于是饿你,让你哭。各种色彩玩具在你眼前晃动,希望你有所反应。听说新生儿喜欢红色,你爸专门为我买了一套红色睡衣。博得你好感的同时,拿个铃铛在你左边耳朵附近摇一摇,右边耳朵附近摇一摇,引的你脖子左右扭动。好像不折腾你无法证明我们母子均正常一般。可见舐犊情深有时候也难免失去分寸,爱子愈深教子愈切,切忌拿捏好尺寸,适时、适地、识人,不急不燥刚刚好。有些跤不跌倒摔一次永远不知道疼痛是何滋味。虽然不想让你用哭过长夜来悟人生。但我知道有些话,父母像个教父一般,将自己多年成长中的血泪,逐字逐句教导你,盼你不要重蹈覆辙,少走弯路。终究有熊孩子当做耳旁风。把好好的一本人生故事,过成了事故。
自从有了你,睡觉永远侧着身子,害怕压到你。怕我占地方过大,影响你练习拳打脚踢基本功底。到现在你睡觉还是随心所欲,不是脚在我头上,就是屁股对着我脸,或者直接掉床底下了。让你分房睡,一周只准跟我们睡一个床一次,你说那你先把自己前60年的,每周折成每天。用完了再说。小时候你的一声哼哼就能让为娘我紧张万分,怕饿着,怕渴着,怕冻着,怕碰着,怕衣服穿的不舒服。一夜之间无数次醒来,摸摸你尿了没,看看你蹬被子没。一会嫌被子薄,一会嫌辈子厚。简直就是刺精,横挑鼻子竖挑眼。变得患得患失,婆婆妈妈。老爸洗尿布规定必须用开水烫烫,在太阳下暴晒,隔三差五还要送去医院消毒。喝水水温必须是倒在手上试过温度的。出生喜不自己,全家轮流抱抱。给你惯出了屁股一挨床就哭闹的臭毛病。练就了你老爸每天晚上抱着你,靠着被子坐着睡觉的本领。至今你爸这项能力有增无减,坐床上陪你写作业依然鼾声如雷。可见习惯是可以慢慢培养的,不管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时间久了,就生了根了,在你身上开花结果。
三岁以前你小毛病不断,三天两头感冒、咳嗽、拉肚子。尤其是你的咳嗽。让为娘我日不能寝夜不能寐。你的每一声咳嗽都震颤到我心底里。心疼的无法自抑。医院与家之间来回奔波。每次你打针 ,为娘我都躲的远远的,害怕看到针扎进你身体瞬间你痛不欲生的表情,听到你生无可恋的哭声。仿佛那针是扎进我心里一般纠缠旋转。断奶时候,高高兴兴把你留在爷爷奶奶身边。想着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可是还没有从你奶奶家回到咱家,为娘我就开始担心你了,一个劲问你爸,孩子会哭坏的?嗓子会哭哑?爷爷奶奶晚上睡熟了你蹬被子怎么办?奶瓶你死活不噙嘴里可怎么好?会不会饿晕?……连珠炮问题让你爸措手不及。鸡贼的老爸说要不永远别断奶了,反正奶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瞬间无语了,在担心你和咪咪胀痛不已中苦苦挣扎了三天,第四天一早直奔奶奶家,一进门直冲着你奔去,发现你既没哭坏也没饿坏。原来父母有时候的担心是多余的,爷爷奶奶比我们更会照顾孩子,而且孩子在没有依赖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将就。不喝奶粉就会饿着,为了生存又有什么事是不能将就的呢!
入学在即,打点行装,小褥子小被子都是奶奶一针一线缝制的。夸奶奶能干的同时,忽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我将来当不好奶奶,缝缝补补一样也不会,惭愧。奶奶安慰我说多给孩子挣点钱,以后咱买手工缝制的不就结了。想想是这个理,但不是个滋味。入学第一天,本来没勇气送你去幼儿园,可不去又放心不下。远远的,幼儿园的阿姨就伸出双臂要接过你,你死死的抱着我的脖子不放手,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七零八落。哭喊着妈妈别丢下我,妈妈我听话,妈妈 妈妈……!绷紧的神经瞬间坍塌,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将你递交到爸爸怀里转身离开。我想你一定看到妈妈颤抖的背影了,为娘我这一辈子可以无坚不摧,可以百毒不侵。唯独不能看到生我的和我生的受罪。父母和孩子是我这一生致命的软肋。你姥爷在ICU时,从不相信怪力乱神的我,曾经无数次祈祷,比什么僧侣都虔诚,一步三跪,深夜里在偌大的房间里来来回回。菩萨、如来、耶稣统统求了个遍,用我的寿命换姥爷的重生。或许是因为太贪心,求的主太多,以至于他们互相推诿扯皮。最终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由此可见求神不如求人,求人不如求己。生命是自己的,记得好好珍惜!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个贪心的妈妈,可是行为却颠倒众生。出生时只希望你肢体健全就好,没到满月又希望你智商正常。当这些基础性希望被满足后,就开始希望你品学兼优。希望你会一两样乐器。希望你能言善辩。又希望你乖巧听话,可你乖巧听话了,又觉得你是男孩子,不应该熊规蹈矩。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应该皮一点,孬一点。时不时应该出点小差错,受点小挫折。于是小学二年级开始,我带你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让你从小学会爱自己的同时学会爱他人,让你看到世间百态,看清人情冷暖。你在温室里吹空调,有人在寒风中扛水泥;你在必胜客里吃比萨,有人在饥饿中啃烧饼;你在凉爽的教室里读书,有人在烈日下灼心。这世界永远是多面体。你选择站在哪一面,完全取决于奋斗的年纪。你永远有选择的权利,而我尊重你的选择。也许还时不时给你些许建议。但是能决定你未来的唯有你自己。所以孩子你务必考虑考虑。别盲目,别怕苦,没有吃过苦,那甜也不是苦对比出来的甜。就像让你一个人第一次乘坐公交车,我想那是你人生的必修课之一。虽然过程很揪心,到现在为止我都后怕,觉得自己当时有些草率。准备工作不足。那天我们一起带留守儿童去海洋馆游玩,活动结束后,留守儿童安排车辆送回家。而你不想跟我去单位,我说那你就得自己做公交车回家。你说自己坐车就自己坐。我不知道我当时是被你的豪气征服,还是别的什么。只确定了你知道从哪一站下车,就直接刷卡让你独自一人上了公交车。公交车刚刚开出站台,我就后悔了,抓耳挠腮,手足无措,无数个可怕场景在脑中闪现。你下错了站,不知往哪里走,在大街上哭喊。你在公交车上被一个陌生的叔叔盯上,跟你攀谈起来,最后成功将你骗走。你下对了车站,却因为不知道家在哪里,一直走啊走,最后把自己走丢了……越是担心越是觉得无数种可能都像是正在发生。后悔没给你钱,没给你拿手机,没给你写地址。赶紧致电给你爸,让他在你下车的公交站点等你,或者再找些人在上一站,下一站统统等你。焦虑会传染,你老爸等你的过程中一个接一个电话打给我,问你怎么还没有到站。我一边安慰一边告诉自己不会有事的,我相信你,相信你给我斩钉截铁铁的回答你可以自己坐车回家。不久后你爸打电话说看到你幼小的身影从公交车上奔达下来。在你和你老爸共同庆贺你勇敢的迈出第一步的当口,为娘我好像经历了一次生死。或许你目前无法理解,觉得你妈我夸大其词,终有一天,你当了爸爸,一切都会自行体会,无需言传。从你上公交那一刻起,我们母子处于失联状态。没有你的消息我估计我死了几千万个脑细胞都不止。所以孩子无论何时何地,请不要对我屏蔽你的消息。没有你的音讯我活的不安稳。这世间所有的情亲,都不会因为任何人何事隔断,因为我们的血液早已将我们融进彼此身体里了。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2)篇一本关于孩子和母亲的书,却给人很大的触动。一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怎么去和孩子沟通,怎么去教他认识这个世界,怎么去让孩子更好的理解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等等,孩子是一张白纸,确又蕴含着巨大的潜能,至于以后是什么样的,真的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从安安的认知世界和龙应台与孩子交流的语言、方式能够感觉到,这是很舒服的一种关系,宽容,放手,指导认知,让安安学会独立,小小的孩子让他独自去游乐园,独自探寻自己的新世界。对比现在的家长,怕是能做到的不多吧。有时候真的需要对孩子有原则兼严厉,溺爱培养出来的孩子确凿是不太好的;二是安安对世界的认知,从小小的孩子眼里,我们可以看出很多我们大人觉得习以为常的事物,比如在孩子眼里,飘动的彩带就是条龙,车水马龙,一排排汽车是龙,刺猬是什么样的,孩子眼中的时间真的是丰富多彩的,另外,安安与飞飞的关系,从一开始对弟弟有些许误解和敌意,到最后会和弟弟分享母爱,这都是孩子成长旅程中很大的改变,不可否认的是,作者对安安和飞飞的态度以及在两个孩子之间表现出来的母爱有很大的关系的,从二胎开放以来,很多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对大孩子的爱以及新生命到来对大宝的态度真的很重要,孩子都是多疑、敏感、脆弱的,一定要让他知道,即使有了另外一个孩子,你还是爱他的,让他身边充满爱,他才能够学会爱别人。
最后,我觉得安安十九岁写的一段话,我觉得特别好,分享给大家:
即使我们在过去的岁月里常常有沟通的困难,我想告诉她:不要忘记这些过去的记忆,因为这些记忆,会跟着我们的人生,一生一世,只不过,它们不再像我们儿时那么的明显。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永远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
很久没写这么多了呀,感触很深,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书赏析 读后感 第(3)篇最后一句:孩子你慢慢来犹如醍醐灌顶,让我感到孩子入小学这一年多,我为何如此粗俗,急躁不安。原本孩子做事踏实,有条有理,这点原本也是我特别喜欢和欣赏他的一点。两岁多的时候,孩子的书本,、玩具、鞋架经常被他收拾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入学后却因为在学校要集体活动,收拾东西要快、快、快(却没有质量,很多孩子的书包里都是乱七八糟的,书本因此而皱皱巴巴的,柜子里也是一团糟。)……孩子一下无所适从,他习惯性要把书本一本本的放进书包,因此永远都是最后一个完成。上课的时候也爱玩文具,画画,都是我们大人眼中不好的习惯,接踵而来的便批评、指责、抱怨、打骂……恶性循环,为什么不能让孩子慢慢来呢?从此刻起,我要学会适应和等待孩子慢慢来……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