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沧浪之水读书赏析(3)篇

沧浪之水
作者:阎真
这是一部令人惊骇的小说,有一种道破天机的意味。作者以犀利如刀的文笔和生动逼真的描写,写出省卫生厅公务员、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从无职无权、空怀壮志,到时来运转、大展宏图的过程。酸甜苦辣的人生况味,险象环生的升迁之路.你死我活的灵魂搏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不夺人心魄、发人深思。每个人都能从书中看到社会,找到自己的影子。此书口碑爆棚,是近十余年来唯一持续畅销的当代作家原创长篇小说之一,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了66次,销量破百万。此书已改编成电视剧《岁月》,由胡军、梅婷、于和伟、王彤主演。
沧浪之水读书赏析 第(1)篇

这是我看过的第二本官场小说,篇幅不长,语言精炼,契合主题,不拖泥带水的反映问题。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收获吧。

先跳出内容看,一是学到了小说的写作手法,即通过场景加对话的组合来叙述工作,生活和人物的内心想法;二是对细节的描写,包括人物心理的动态,细微的动作,微妙的眼睛和话语,更有很应景的场景描写,很是很精美的笔触。让人读了有代入感和画面感。三是精彩的论述,语言风格接地气又富含哲理,没有多余冗杂的话,是一本凝练了文笔和思想的官场现形记。

从内容上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官场现状,描述了在规则内外的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以及由人和规则共同组成的世间百态。主人公从办事员到厅长的经历,其实也是不断对社会上的很多“既定规矩”的抵触,适应到依赖的过程。想到三句话,一是“自私和贪婪是人的原罪”;二是“我来到这个世界,却找不到自我。等我找到了自我,却发现丢失了这个世界。”;三是关于“原则”的灵活使用,需要用时,那就是“原本的规则”,不需要用时,那就是“原来的规则”。

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现在之于当时还是有很多不同的。但是有个想通的地方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或者是秩序在维持着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无论我们如何看待它,都不可能最终改变它,最终改变的可能就是我们自己,改变的同时,也丢失了那个初心的自我。这没有什么对错,只不过是我们为生存而适应的本能。社会也没有什么对错,它需要一种秩序的存在来维持运转。

别想那些没用的,去努力适应吧。起码从池大为身上要看到,成功=实力+运气+适应能力。实力当然是他的学历,文章,专业,运气则包括自己的好运和别人的霉运,适应能力就看能不能适应的去认识这个世界,由抵触到习惯到喜欢再到依赖。

在这本书中看到的有真实的负能量,也有缥缈的正能量,到底该如何选择,我们该何去何从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用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沧浪之水读书赏析 第(2)篇

知识分子的坚守,在时代洪流车轮般的呼啸中,变得那么艰难。要么顺应时代舍弃自己,要么坚守自己忍受黑暗。无论怎样的选择,都透着深深的悲哀和无奈,从池大为第一次“杀死”自己,戴上面具,那个真实的灵魂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扭曲分裂的人,他享受着鲜花与掌声,却陷入永久的孤独。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五千年的精华在这句话里得到了鲜明的展现,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牺牲的总是小人物,这是小人物的命运的悲哀,可是为什么?凭什么?归根到底,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与公正,要么就成为掌握别人命运的人,要么就等待命运由他们决定。什么自尊,做人的权利与尊严,在生存困境下,全都不值一提。寻找桃花源的刘子骥病终了,但是陶渊明的心灵乌托邦却成为永恒。

沧浪之水读书赏析 第(3)篇

陆陆续续看完了本书。做为应届毕业生,对于人事方面大大咧咧,倒是不怎么在意,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为自个提个醒。依旧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相信人性本善,如果我把世界简单化,那么世界就是简单的。池大为做为本书的主人翁,不得不说,他的名字倒是很贴切,迟来的大作为。看着他的心理变化,由孤傲变圆滑,也不难理解。人很难找到信仰,更难坚持信仰,生活里到底什么为好,却也是道不明的,各有各的过法。在这时,想起老师说过的,知止而止,知终而终。

很多时候大都是人云亦云,事情到底如何,只有经历过了,才有发言的资格。集思广益,不偏执,愿自己不忘初衷,砥砺前行。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