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 《月光落在左手上》
余秀华使我感到惊艳!这半年翻了三部新诗。木心《我纷纷的情欲》 ,波德莱尔《恶之花》,以及余秀华《月光落在左手上》。前两者都是偏西化的审美。木心的诗与他的散文杂文一样,是一种学贯中西的广袤,仿佛游走过欧洲的大街小巷之后,陈列进美术馆的纪念。而《恶之花》更像是一曲逻辑缜密,结构精致的交响乐。余秀华不一样,她的状态就是清灵自然。如同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吹过的风一样,和着阳光和泥土的味道。她像一颗饱满沉实的麦子。
凡好文字者,大抵都纠结过一个问题:就是艺术创作与个人隐私的边界问题。这是无可避免的,艺术作品的本质,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倾诉与讲述。这里面个人思想、艺术手法、以及种种虚构糅合在一起,才化之为最后的珍品。
余秀华无疑是极率真的那一类的,她笔下的虚拟化创作极少,她不用虚拟视角、虚拟立场,甚至技巧也不需要。她写的诗,出发点都是她自己。我仅仅佩服她的坦率,但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是一把双刃剑。
《月光落在左手上》里的诗都很有灵气,也很有生命力。简媜《烟波蓝》里写过:美容不下一丝狼狈,经不起一丝摧残。而余秀华不一样,她看过苦难,所以她的诗,总带着些呕心沥血,倾诉衷肠的厚重感。颇有些仁者以身为泥的意味。她参与其中,而不只是冷冷地关照。她使我联想到叶嘉莹先生,一世多艰,不改寸心如水。
另,我个人不太喜欢的地方,女性意识太盛,个人意志太强,容易减少普适性和共情力。
(越来越懒了[再见],懒得展开写了,我自己懂了就好。)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读书赏析 第(2)篇为了写余秀华首部自传体小说《且在人间》的书评,读完了这本许久之前就加入书架的《月光落在左手上》。之前对余秀华的印象,仅存在于“脑瘫诗人”这个最大的卖点上,靠着这点印象去读这本诗集,其实很多地方并不是很通透。后来着急写书评又快速读完《且在人间》,即使这部自传体小说已经很细致、真实地再现了余秀华的生活,但还是抓不到要点。再后来,又去找之前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完完整整地了解了余秀华这个人,才发现这诗歌虽短,却蕴藏着很多你不了解诗人的境遇,就无法体会的诗意。这种感觉特别像之前中学做诗歌鉴赏,你必须得了解诗人当时怎样不幸、国家当时怎样不幸,才能更好地领悟这诗家、这文章怎样地大放异彩。
建议先观看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或小说《且在人间》,再来读余秀华这本以及其他诗集,很多诗意会自己跑出来。
月光落在左手上:余秀华诗集读书赏析 第(3)篇为什么这两本文集,都没有远这首?我是看书评才知道还有这首的。
《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一路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横店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